新中国古籍图书整理出版总目

新中国古籍图书整理出版总目

ID:32506105

大小:9.18 MB

页数:773页

时间:2019-02-09

新中国古籍图书整理出版总目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新中国古籍图书整理出版总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中国古籍整理图书总目录》编委会顾问石宗源主编杨牧之副主编许逸民编委(按姓氏笔画)丁双平许逸民杨牧之吴尚之汪宝泰阎晓宏黄松程毅中目录园园猿前言园园缘凡例园园苑类目表说明园园员一文学类269二语言文字类285三文化艺术类323四历史类421五地理类465六哲学类499七宗教类517八科学技术类609九综合参考类687十普及读物类前言中国的传世古籍浩如烟海,其丰富和完备的程度,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相比。中国的古籍整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从孔子删《诗》、刘向校书,直到清人编定《四库全书》,大规模的古籍整理持续不断,影响深远。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中华书局

2、、商务印书馆等近代著名出版机构,曾编纂出版了《百衲本二十四史》、《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丛书集成》等大型古籍丛书,在近代出版史上形成了一个古籍整理出版的热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古籍整理事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巨大的支持。1958年,国务院专门设立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同时,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指示和关怀下,“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点校出版,成为新中国文化事业中前所未有的一件盛事。1981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为古籍整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目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进一步

3、加强了对全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规划和资金投入,古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成绩斐然,呈现出勃勃生机。为了较为全面地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50余年古籍整理出版的概况,我们特编印了1949年10月至2003年12月间古籍整理图书总目录,以供有关专业工作者和出版工作者参考使用。有关本目录的著录体例,详参见书中所收《凡例》和《类目表说明》。在此,我们特别感谢中华书局的梁静波同志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毛双民同志,他们受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为本目录的编纂做了许多的工作。同时,我们还感谢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所属国图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他们为本目录

4、提供了基本的数据,并承担了所有的录制工作。本目录的编纂,可能有不当之处,谨请指正。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05年12月一、本书是新中国古籍整理图书的总目录。我们对于“古籍”定义是:(1)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编撰出版的图书皆为古籍;(2)1911年以后至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或稍后一个时期编撰出版的图书,凡内容属于传统学术文化,采用传统著述方式,并具有古典装帧形式(一般为线装)的图书,亦视为古籍。据此,“古籍整理图书”即是对上述范围内的图书进行整理后推出的新版本,故亦称“新版古籍”。二、本书的著录范围严格限定为“古籍整理图书”,但资

5、料的采集并不局限于目前的22家专业古籍出版社,而是面向全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另编除外)所有的图书出版机构。所收录的图书就出版时段而言,则上起1949年10月,下迄2003年12月,总计54年。三、本书的著录原则,一般按独立的书名立目,每一种书即为一目,著录的内容包括书名、所在丛书名、原撰人、整理者、出版单位和出版时间。原撰人悉注明历史时代。整理者注明整理方式,如点校、校注、选注、今译之类。凡属同一种版本而不断重复出版者,只著录其首次出版时间和最近一次出版时间。同一个书名而入编不同的丛书者,因无法考辨其版本是否相同,只得作为不同版本对待,分别予以著

6、录。因受原始资料的限制,整理者或有不详,亦只能暂付阙如。四、本书的著录最注重版本,从版本学的角度说,每一种古籍整理图书,其自身便已构成一种新的版本。至于在整理过程中曾用何书为底本,又用何书为校本,在目录中实难表述,亦毋须赘言。惟影印本则当例外,因为在版本学的意义上,影印本只是原样提供旧有版本,自身并不具有改变版本的性质,尤其是古籍原刻的影印本,如不交代影印底本,读者将不知此为何书,故本书在影印本各条下加注所据版本。但影印本资料不全,一时又无从查考者则从略。五、本书在尊重古典目录学传统的前提下,根据现代学术精神,重新设置类目,对入编诸书实行分类编次。第

7、一步,先将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分开。第二步,哲学、社会科学大抵以文、史、哲三大学科为主干,细分为文学、语言文字、文化艺术、历史、地理、哲学、宗教7大门类;自然科学在这里实际上指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今则单独设置为科学技术类。第三步,将综括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类学科的丛书、类书、书目之类,统归于综合参考类;再为肩负着古籍普及工作重任的今人选注本,特别设置普及读物类。总体上说,共分为10大门类。10大门类下再分设若干小类。各类目的收录详情,可参看《类目表说明》。此种分类法介于传统四部分类法与当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之间,尚无前例可循,不完善之处在所

8、难免。六、本书认为少数民族古籍的整理工作,亦属于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字的古籍整理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