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年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ID:32516550

大小:1.02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0

2013年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3年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3年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3年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3年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捷径教育金华十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能力测试试题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近代史学家顾颉刚指出:"在《诗》《书》中,禹的地位是独立的,事迹是神化的;禹是禹,夏是夏,两者毫无交涉。--直到战国以后的文籍里,我们才发现禹是夏代的第—世君主”。对此,郭沫若评价说:“在现在新的史料尚未充足之前,他的论辩自然并未成为定论,不过在旧史料中凡作伪之点大概是被他道破了。”下列说法中,合埋的有①顾颉刚先生主要是基于文献考辨,质疑`夏朝的存在②在未获考古学支持前,

2、夏朝存在与否始终无法确认③《诗》《书》是经孔子编订的,故较为可信④在郭沫若看来,顾颉刚的考证有其合理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3.北宋“二程”解释“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消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在“二程”眼中,“中庸”是A.不偏不倚B.过犹不及C.坚守正进D.以和为贵14.有学者认为:“被满州人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最惊人和富有创造性的是类似于西欧人民的主权思想的生发。”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位学者观点的是①“天下为主,君为客”②“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③“以天下

3、之权,寄天下之人”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15.右图展品是雍正年间苏州府长洲县机户所立的“永禁机匠叫歇碑”,碑文记载道:“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银”。由此可知①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苏州②封违统治者压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③机匠曾为改善经济待遇而斗争④私营手工业中劳资纠纷激烈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6.《浙江潮》创办于1903年,系浙江籍留日学生同乡会发起创办。它的主要栏目有:社说、论说、学术、政法、实业、哲理、教育、地理、科学、各国内情、国际政局、留学界纪事、小说、文苑、调査会稿、浙江文献

4、录、图画等。由此可知,《浙江潮》①具有知识性和综合性的特点②创办的目的之一是启迪民智③是一份通俗性刊物④宣传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④17.“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邓小7捷径教育平发表上述讲话的主要历史背景是当时我国A.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B.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凸显C.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D.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8.读“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示意图”(右图),对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有①对外开

5、放首先从设立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开始②大连兴办了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引进外资和技术的步伐③浦东开发开放.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④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l9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拉曾提出这样的观点: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置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鞋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这一观点的积极之处在于A.否定了神的存在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D.树立人的尊严与权威20.“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

6、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这些哲人”之一是A.但丁B.莎士比亚C.伏尔泰D.达尔文21.1995年11月,美国财政部副部长萨畎斯在一次会议上说:“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震动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他所评价的事件最可能是A.欧洲联盟宣告成立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C.中国加人亚太经合组织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X

7、k

8、B

9、1.c

10、O

11、m22.“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

12、起胸来。”这段论述出自A.《神圣家族》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宜言》D.《资本论》2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和频繁,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体现了文化的共融性。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是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B.司汤达的《红与黑》C.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D.鲁迅的《狂人日记》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60分)38.(26分)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东学西传”,也有“西学东渐”。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i材料一:在轴心时代

13、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一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