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文】柳笛和榆钱.ppt

【8A文】柳笛和榆钱.ppt

ID:32519811

大小:4.56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2-10

【8A文】柳笛和榆钱.ppt_第1页
【8A文】柳笛和榆钱.ppt_第2页
【8A文】柳笛和榆钱.ppt_第3页
【8A文】柳笛和榆钱.ppt_第4页
【8A文】柳笛和榆钱.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8A文】柳笛和榆钱.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4课柳笛和榆钱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新课导入一声声粗细不一的柳笛声,一串串晶莹甜美的榆钱。农村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春天吹着用柳枝做成的柳笛;夏天捉知了、下河捕鱼;秋天采食野果;冬天打雪仗、堆雪人……让我们一起走向北方农村,感受一下别样的童年乐趣吧。1.会认本课生字。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2.本课是略读课文,可以运用精读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重点)3.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表达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难点)目标导学高洪波,1951年生,笔

2、名向川,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主要作品:儿童诗集《大象法官》《吃石头的鳄鱼》《鹅鹅鹅》《喊泉的秘密》《飞龙与神鸽》《我喜欢你,狐狸》等。作者简介字词学习我会写沐浴:文中比喻润泽。温顺:温和驯服。浑厚:(声音)低沉有力。浸润:(液体)渐渐渗入;滋润。晶莹:光亮而透明。咀嚼:用牙齿磨碎食物;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课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主要写了柳笛和榆钱带给孩子们的快乐。先写做柳笛,吹柳笛,后写吃榆钱的快乐。阅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

3、这一段第二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课文解读柳树的长发披散开来,自由自在地沐浴在春风里;榆树常常把身子探出墙来,向我们招手。这一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把飘逸的柳枝说成“长发披散开来”,把柳树自由自在、充满勃勃生机的景象说成“沐浴在春风里”;而榆树则像顽皮的孩子,“把身子探出墙头,向我们招手”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简洁、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柳树河榆树的秀美和情致。阅读第二、三自然段,你体会到什么?我们折下一根小手指粗的柳枝,拿小刀切割齐整,然后轻轻拧一拧,使绿色的树皮略略松动,猛一下把它褪出树枝,一管柳笛就温顺地呈现

4、在手中,愿意怎么吹就怎么吹。这段文字写了如何做柳笛。折下——切割——拧一拧——褪出柳笛声音的高低是由柳管的粗细决定的。粗笛声音浑厚,呜呜的像牛吼;细笛声音尖厉,吱吱的像雏鸡叫。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人们熟知的“牛吼”和“雏鸡叫”来分别比喻粗、细笛发出的声音,形象而生动。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这句话是写聪明可爱的孩子们在柳树那里找到了快乐。阅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这一段写出了什么?这一段写出了榆钱的好吃。榆钱是榆树的奉献。榆树是无私的,给孩子们带来了鲜美的榆钱,让孩子多了一份童年的

5、享受和快乐。榆钱非常好吃。清晨,露水还浸润着榆钱的时候,它们亮晶晶、绿莹莹的,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折下一枝,像吃糖葫芦一样吃下去,那滋味真美妙!通过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榆钱的样子。第一片如果入口欲化,第二片一定稍稍提醒你仔细咀嚼。第三第四片呢,你能尝到露水与榆钱混合后的甜美,尝到土地的芬芳。这几句话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出露水浸润过的榆钱的甜美感受:榆钱晶莹翠绿,鲜嫩可口,芬芳甜美,细细品来能嗅到大地的气息,令人陶醉。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这种淳朴生活的热爱。手中的榆钱吃完了,你会把目光停留在更高更密的榆树枝上,然后想方设法爬上墙头,骑

6、着树杈,在枝叶的遮蔽下吃个够。“爬上墙头”、“骑着树杈”、把榆钱“吃个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儿童对榆钱的喜爱。课文通过对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欢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课文小结板书设计一、我会写。亮晶晶(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由自在(AB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练习二、仿写句子。柳树的长发披散开来,自由自在地沐浴在春风里;榆树常常把身子探出墙来,向我们招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三、柳树和榆树给春天里的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你知道还有哪些游戏活动给春天增添了色彩,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呢?在学习上做一眼勤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吴晗课后题参考答案默读课文,说一说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带来了哪些欢乐。吹柳笛让孩子们感到特别开心、惬(qiè)意;在榆树枝杈上吃着榆钱嬉戏,不但让孩子们大饱口福,还让孩子们多了一份童年的享受和快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