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文】泵站工程课件.pptx

【8A文】泵站工程课件.pptx

ID:32521404

大小:11.75 MB

页数:229页

时间:2019-02-10

【8A文】泵站工程课件.pptx_第1页
【8A文】泵站工程课件.pptx_第2页
【8A文】泵站工程课件.pptx_第3页
【8A文】泵站工程课件.pptx_第4页
【8A文】泵站工程课件.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8A文】泵站工程课件.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泵站能耗分析第一节泵站能量平衡分析第二节泵站效率计算第三节泵站效率的电算方法第四节泵站能耗计算1泵站工程包括:电力系统、水力系统、控制系统、水工结构、管理系统二、泵站能耗分析(一)动力机的能量消耗1.电动机:恒定损耗—与负荷无关(铁损机械可变损耗—随负荷而变(铜损杂损附加损耗—跟电动机功率因数有关22.柴油机机械损耗:活塞与汽缸壁的摩擦损失曲轴与轴承的摩擦损耗辅助机构及附属装置的阻力损失热损耗:柴油不完全燃烧等式中--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g/(kWh)--柴油的热值,kcal/kg3(二)水泵的能耗水力损失容积

2、损失机械损失(三)传动装置能耗(四)管路能耗水流引起的能耗—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4管路阻力参数:管道效率:(五)进出水池的能耗5三、泵站能量平衡泵站效率6第二节泵站效率的计算一、按实测数据进行计算(%)式中--某时段内泵站的输入功率—同时段内泵站的平均流量--同时段内泵站的平均净扬程7二、泵站效率计算图解过程8图解步骤:①绘制水泵性能曲线②根据管路布置情况计算管路阻力参数S③绘制管路阻力特性曲线及装置需要扬程曲线④过泵站装置扬程作水平线交于,相应的A点即为水泵工作点,据此可得水泵流量、扬程、功率及效率9⑤查表求传动效率

3、⑥求动力机负荷系数及动力机效率⑦求进出水池效率⑧求泵站效率⑨由不同净扬程可求出不同的泵站效率,连成曲线(图中的点划线)即为泵站的效率曲线。10第四节泵站的能耗计算一、当动力机为电动机时电机的输入功率泵站电能消耗(kWh)当考虑辅助设备、电气设备等耗电时(kWh)11二、以柴油机为动力机时泵站输出功率柴油机输入功率12柴油机的小时耗油量为(kg/h)(kg/h)柴油机的耗油量(kg)13三、动力费计算电费燃料费14第三章泵站工程规划工作内容现场调研、实地踏勘、资料收集泵站选址、输水输电线路选择、高扬程泵站分区分级、枢纽

4、布置泵站设计参数计算(流量、扬程)水泵选型与电机配套工程概算经济效益分析环境评价15第一节供水泵站工程规划一、供水区划分(分区与分级供水)1.一区一级供水适用场合:供水范围较小、扬程较低、区内高程变化不大162.一级多站分区供水适用场合:地形等高线与水流斜交,高差较大优点:减少交叉建筑物,缩短干渠长度,降低水头与流量损失173.多级多站供水适用场合:地形等高线与水流流向基本平行、高差较大优点:可减小装机容量与泵站运行功率(参看下节:最小功率站址)184.分级分区供水适用场合:面积较大,扬程较高,地形复杂,非单一行政区

5、划目的:降低工程投资,减少能源消耗,便于行政管理19二、高扬程泵站最小功率站址确定1.最小功率节能原理设某灌区总面积为(hm2),总地形扬程为(m)一级提水方案所需功率(kW)二级提水方案所需功率20若一级站控制面积为二级站控制面积为设,令21结论:二级提水方案比一级提水方案节省功率(kW)三级提水方案222.最小功率站址扬程计算设n级提水,泵站总功率为23采用微分求极值,即令,则有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从第二级站开始,各级站的净扬程等于前一级站所控制的供水面积与本级站站址所相应的高程~面积关系曲线斜率之积24图解原理

6、:以4级供水为例以一级泵站进水池水位为座标原点,以面积Ω为横坐标,高程H为纵坐标,绘出高程~面积关系曲线,并从最高点分别向纵横坐标作垂线2526设,下标表示第一次作图、第一级泵站从纵座标点作水平线交于A11点,该点高程同时看作为二级站进水池水位过点作A11点处切线的平行线,与过A11点的垂线交于H12,该点即为二级站出水池水位27重复上述过程直至作出H14根据比例关系确定H21:作P1M,过点作N1,以ON1为半径作圆弧,交纵轴于H21,显然有以H21为起点,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定出各级站的站址28三、高扬程泵站的经济

7、扬程经济扬程的概念:对高扬程灌区,泵站运行成本与扬程大小成比例,当泵站成本等于总收入时的泵站净效益为零,称此时相应的扬程为极限扬程当实际扬程小于极限扬程时工程才是经济可行扬程29泵站(运行)成本工程折旧费机电设备、土建工程大修费耗电/燃料费(动力费)管理费泵站净效益作物增产效益社会效益扣除作物增产所增加的农资投入及劳动力增加的因素其它综合措施效益分摊30第二节排水泵站工程规划排水目的:南方地区--排涝排渍;北方平原地区—降低地下水,防止盐碱化一、排区划分原则:统筹规划,全面安排,综合治理。方针:三分开两控制—主客水分

8、开内外水分开高低片分开控制地面水控制地下水31具体措施:1.沿江滨湖地区分区分片排水,自排为主,抽排为辅,就近排水2.半山半圩地区截流撇洪,主客分流,高低分排3.滨海与感潮河段根据地面高程分为畅排区、半畅排区和低排区,自排与提排相结合,利用挡潮闸,落潮间隙自流排水32二、站点布局(一)集中建站与分散建站集中建大站适用条件:排水面积大起伏小,地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