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第一学期绍兴市高一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2017学年第一学期绍兴市高一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ID:32523066

大小:801.9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0

2017学年第一学期绍兴市高一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_第1页
2017学年第一学期绍兴市高一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_第2页
2017学年第一学期绍兴市高一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_第3页
2017学年第一学期绍兴市高一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_第4页
2017学年第一学期绍兴市高一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学年第一学期绍兴市高一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学年第一学期绍兴市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地理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其中选择题答案须用2B铅笔填涂。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学校、班级、姓名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3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影响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决定因素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B.育龄妇女比例C.医疗卫生条件D.宗教信仰2.大陆地壳的平

2、均厚度约为A.6千米B.17千米C.33千米D.60千米3.与太阳活动低峰年相比,太阳活动高峰年时A.极光发生的频率低B.磁暴现象普遍存在C.太阳黑子明显偏多D.天气变化相对平稳4.从近地面到高层大气,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是A.降低——升高——降低——升高B.升高——降低——升高——降低C.降低——升高——降低D.升高——降低——升高5.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存在着水平气压差B.有水平气压梯度力C.有地转偏向力作用D.地表太阳辐射差异随着大气环境治理的深入,2017年深秋的北京天空特别蓝。完成6、7题。6.天空呈现蔚蓝色的主要原因是大气

3、具有A.吸收作用B.反射作用C.散射作用D.保温作用7.影响北京秋季多“秋高气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是A.冷锋B.暖锋C.低压D.高压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下图所示。完成8、9题。黑色尼龙网塑料大棚第8、9题图8.图中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A.太阳辐射、地面辐射B.地面辐射、太阳辐射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D.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完美格式可编辑版..9.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A.春季晚上B.夏季午后C.秋季早晨D.冬季傍晚客家先民是中原人,历

4、史上曾有三次大的迁徙:第一次大迁徙是由于西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第二次大迁徙是唐朝末年,黄巢举兵起义及“五代十国”时期;第三次大迁徙是金元相继入侵。 右图是客家人三次迁徙的大致路径图。完成10、11题。第10、11题图第一次迁徙第二次迁徙第三次迁徙10.历史上,影响客家人三次人口大迁徙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     D.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11.客家人迁徙路径上呈现的自然带依次是A.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落叶阔叶林带  B.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C.落叶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

5、带—常绿阔叶林带    D.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右图为世界部分板块分布图。完成12、13题。第12、13题图12.在六大板块中,图示区域没有涉及的是A.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B.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C.欧亚板块、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美洲板块13.图中甲边界附近,常会形成A.岛屿B.裂谷C.海岭D.海沟下图为我国两个不同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变化示意图。完成14、15题。0102030405060708002468100246810有机质含量%土壤深度cm第14、15题图①②14.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是A.地

6、形和地质B.气候和岩石C.气候和生物D.成土母质15.对①、②两种土壤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为草原土壤,可能位于我国青藏高原B.②为草原土壤,可能位于我国内蒙古东部C.①为森林土壤,可能位于我国海南岛中部D.②为森林土壤,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完美格式可编辑版..太阳轨道④轨道①轨道③轨道②2017年10月19日,人类首次在太阳系内发现一个来自太阳系外的天体,被命名为“Oumuamua”(奥陌陌),右图是该天体穿过太阳系轨道示意图。完成16、17题。16.图中最有可能是奥陌陌运行轨道的是A.轨道①B.轨道②C.轨道③D.轨道④17.从天体类型

7、看,“奥陌陌”最有可能是A.星云B.小行星C.卫星D.行星际物质第16、17题图战国时期草原南界唐宋时期草原南界第18、19题图下图为两个历史时期的黄河中游草原界线的变化示意图。完成18、19题。18.与战国时期相比,唐宋时期黄河中游地区A.气温偏高B.热量偏少C.降水偏少D.湿度偏大19.唐宋时期,从西安到银川自然植被的变化体现了A.地方性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下面①、②、③、④四幅图表示不同区域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完成20、21题。第20、21题图20.四幅图中,属于同一风带的是A.①②

8、B.③④C.①④D.②③21.四幅图中,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最接近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完成22、23题。第22、23题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