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儿童的语言

尊重儿童的语言

ID:32524418

大小:91.3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0

尊重儿童的语言_第1页
尊重儿童的语言_第2页
尊重儿童的语言_第3页
尊重儿童的语言_第4页
尊重儿童的语言_第5页
资源描述:

《尊重儿童的语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尊重儿童的语言,在我班有个同学写的《当今“小皇帝”》,写九岁的表弟如何调皮捣蛋,姑夫姑妈如何迁就他。结尾写到:我看不惯当今“小皇帝”,我想告诫他,将来离开父母,走向社会,社会是复杂的,是严峻的,那个时候,谁来帮助你呢?你会怎样呢?请你三思啊……(这话语俨然是社会学专家讲的话!)现在说大话、空话、假话,“套”作文,甚至抄袭作文,这种种“怪病”竟传染到儿童身上,且有蔓延之势。出现这些问题,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具体到作文教学,教师用成人化的作文标准来要求、评价小学生作文,是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我们经常这样要求小学生:要写有意义的人和事,思想要健

2、康,中心要明确,结构要合理,语言要规范等等,并用这套标准来评价小学生的作文。这一套标准成了悬在孩子们头上的达摩克斯利剑,使他们不敢正视自己的真情实感,屏弃自己的一套话语系统。久而久之,他们不能独立思考,不敢积极体验,不愿主动交流,不会大胆表达。比如还有一个学生写过年,结尾只有一句话:过年真好!好在哪里?为什么好?他讲不清,也没有想到要讲清。如果以成人作文标准来评价,当然是不具体的、不生动。但这却是孩子情感的自然流露。     尊重他们的表达习惯,肯定他们的“童话”,欣赏他们的“童话”,鼓励儿童把原汁原味的儿童话语写到作文中去。对他们学习

3、和运用语言中所犯的错误,要持宽容的态度。不要急于教他们那一套成人化的谋篇布局等写作技巧,而是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真实生活。不要让生动的“童言”变成常见的成人话语的粗糙复制品。只谈“农村小学生作文写什么”0推荐谈谈“农村小学生作文写什么”武学新一、农村小学生习作的现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我们今天的习作教学却日益被形式化,它与生活

4、之间的距离也愈拉愈大,以至于严重脱离了生活实际,使教学一天天地走向形式主义。我们的教学越来越变得“为教学而教学”,我们农村的孩子也一天天地失去生活的乐趣,写出来的习作枯燥乏味。小学生习作时不知道写什么,或者干脆胡编乱造。笔者在20多年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发现:缺乏主动、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缺乏真情实感、缺乏创新意识是当前农村小学生作文心态不健康的主要表现。这些消极心理,导致了学生怕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就胡编滥造因而作文水平低下。二、农村小学生习作资源的选择“农村小学生习作写什么”的问题就是“农村写作资源的选择”问题。我国国土的

5、大部分面积是农村,我国大部分的人口是农民。农村有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厚的文化底蕴,纯朴的风土人情;农村有精湛的民族艺术……我们似乎已忽视了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忽视了农村至真至纯的人文优势。笔者结合本人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研究的实际,积极开发农村习作题材资源,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环境下,捕捉习作题材,取得了可喜成果。具体概括为这样几个选材点:1.写写农村风光。(1)田野风光美。农村田野风光是美丽可爱的。这是学生观察,写景极好的题材资源。水稻、油菜、小麦、桑田、麻田、菜地……各具风韵,它们的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又各具特点,随着农时变化组成

6、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闹春图、插秧图、丰收图……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小作者对家乡热爱之情,锻炼了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避免舍近就远、浪费资源、避免猎奇心理。(2)乡村景观美。对于农村人来说,乡村自然景观,是值得欣赏、值得自豪的。山坡、草地、小河、湖泊……有水波不兴,也有潺潺之声,岸边的古树,水上的渔舟,小桥流水人家……这些都是小作者笔下的好材料。由不同的组合,不同的时节,又有它独特的画面。学生从感知美到表达美的过程,也是内心情感起伏发展的过程。(3)农家新居美。党的富

7、民政策,给农村带来了无限生机。家乡富了、变了,农家新居、乡村水泥路面、正是新农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观察农家院,描绘农家美,激起爱家乡之情,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2.写写农村往事。像《听奶奶讲过去的事情》、《我和爷爷、爸爸比学校》、《我眼中的农村》等等选材都比较成功,写得很感人。3.做农活写农活。让学生向父母或家人拜师学艺,身体力行,领悟劳动的艰辛,丰富学生生活。(1)尝劳动辛苦。现在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年轻的父母常常制止孩子到田里地头东跑西摸。因此,许多学生写劳动,只言片语,写不实在,写不生动。通过让学生与农民一起干农活,种

8、菜、翻地、浇水、施肥、种田、割稻,出力流汗,得到的劳动果实,才会感到香甜、感到宝贵。像种黄瓜、蕃茄、山芋、油菜等等,学生会天天盼,天天看,期望亲手种下的作物早日开花、结果。真真干一干,让他们亲身体察劳动的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