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依依导学案

往事依依导学案

ID:32524932

大小:60.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1

往事依依导学案_第1页
往事依依导学案_第2页
往事依依导学案_第3页
往事依依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往事依依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往事依依》导学案课题往事依依课型精读课课时2学习目标1、欣赏本文优美的语言,提高欣赏散文的能力。2、体会文章的情感,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重难点:1、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2、对自己喜欢的句子谈出自己的感受。课前预习一.学法指导如何品味文章语言内涵好的文章往往通过一些精彩的语句来表达感情,认真默读课文,感受文中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美,哪些句子引发你的联想,哪些句子引发你的共鸣,让你想起曾经看过、听过或经历过的类似的情景。举例:(词或句子)用得好,好在______________这段写得

2、好,使我想起了_______________注意:1、抓住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的动词、形容词。2、抓修辞手法的运用。二.相关链接1、《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定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明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非常广泛,影响也非常深远.《千家诗》实际只有122家。按朝代分:唐代65家,宋代52家,五代1家,明代

3、2家,无从查考年代的无名氏作者2家。其中选诗最多的是杜甫,共25首,其次是李白,共8首;女诗人只选了宋代朱淑真2首七绝。千家诗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现在仍然可以作为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读物。希望同学们在阅读与欣赏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2、辛弃疾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衮衮流。年少万兜鍪(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著有《稼轩长短句》三.知识预习1、“给我以广

4、阔的天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读书的(益智)作用。2、“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与“让人看不上眼”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显示了石印本《千家诗》的魅力3、一篇好的文章,往往用一些精彩的语句来表达思想感情。请大家阅读课文,感受一下哪个词用得好,哪个句子写得美。请用笔把它画下来,并说一说自己的理解。课堂探究一.品味欣赏于漪的这篇散文,用一个字来评价就是:美。美在哪里:形美、神美。形美—语言风格、词语优美、神美—思想内涵有深度和广度。1、文中哪些词语、句段最能打动你的心,为什么?要求:1、独立阅读、思考。2、在书

5、上做好圈点、批注。教师范例:2段写看画入了神的几个词语用得准确贴切:“凝视”、“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寥寥数词,就把一个痴迷于想像的小学生形象勾勒出来。阅读文章,要学会扣住关键字词来把握主要内容。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在对下列往事的描写中,分别侧重于哪个字,请填出:回忆一:小时候看画和《水浒传》插图,犹如身临其境。(以趣动人)回忆二:学生时代读《千家诗》,编织了童年美丽生活的花环。(以美动人)回忆三:两位国文老师颂读诗歌的情状,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以情动人)回忆四:老师关于读书的教导,铭刻在心,一

6、生受用。(以理服人)3、下面我们逐一来感受:二.以趣动人作者能这样做,她用什么方法,你会吗?凭借联想和想像产生的。请同学们静下心来把课文再默读一遍,然后以“我最喜欢的词句是……它让我仿佛看到、听到、感受到……”的句式来说说自己的理解。今后在阅读、写作、鉴赏艺术作品中,要运用这种方法去训练自己,相信每位同学都能够在艺术的天空中得到陶冶,逐渐脱离低级趣味,提高自己生命的质量。三.以美动人1、全班齐读P37作者列举的诗句分别是:春夏秋冬,分别用括号括起来。(见课本)2、课件展示春、夏、秋、冬图片,学生用课本上的诗句或者自己知道的诗

7、句乱猜。3、“春草嫩绿夏草青,秋草枯黄冬草尽;春雨绵绵夏雨急,秋雨凉爽冬夹雪。”除课本上的诗句外你还能说出描写四季景物的诗句吗?春天: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四.以情动人1、欣赏《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8、不尽长江滚滚流。【创作背景】北固亭在镇江北固山头,下临长江,形势险峻。作者晚年任镇江知府时,登北固山,感慨历史的兴衰,因写此词。诗人登北固亭极目远眺,只见滚滚长江,却难见中原故国,不禁心潮起伏,思绪万端。他从京口曾是三国东吴都城,想到当年孙权仅十九岁便统帅万军坐镇东南,多次战胜强敌的英雄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