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的客家民居

惠州的客家民居

ID:32525177

大小:189.8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11

惠州的客家民居_第1页
惠州的客家民居_第2页
惠州的客家民居_第3页
惠州的客家民居_第4页
惠州的客家民居_第5页
资源描述:

《惠州的客家民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惠州的客家民居王宏宇客家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族群,它的主要表现特征是客家方言,其次就是客家民居。早先,惠州是粤语系地区。明末人王仕性在其《广志释》一文中就曾说:“惠州诸邑皆于南支万山之中,其水西流入广城而出,则惠真广郡也”,明代成化年开始,惠州地方发生了数量多、规模大的“流民”及“贼乱”,田地荒芜,人口锐减,直至万历初,乱始平。大量“异邑民入县(归善县)界田”,“近有隔府异省流离人等蓦入境内(惠州府属地)”。此外还有大量的种蓝(一种染料)人,开锡、铜、银矿人,百十为群流入。这些客籍人以兴宁、长乐为主,亦有不少福建、潮州或海丰人。大量的外籍人源源不断地

2、流入,形成了“客强主弱”的状况,后来经过“立乡约”措施,渐渐地,这些移民成了本土居民。这些移民主要是客家人,占据了荒僻之地或山乡林立之村落。张友仁《博罗县志》有记录:“博罗立县甚古,民族当之广州、南海大同……”,“近山则为客家语系”。清初,经历了李成栋复叛及刘国轩(台湾郑成功子郑锦将军)侵扰,惠州人死伤很大。康熙半年开始复界,大量的山区客家人迁徙垦荒而耕,此后直至乾隆早年仍有大量的客家人迁来,最后形成反客为主的状况。惠州市除了惠州城及沿江的墟市操惠州方言,还有博(罗)西部分镇操粤语外,其余地方几乎都是客家人。由于惠州客家绝大部分集中在乡村山地,人

3、随其居,故客家民居大多存留在乡村。客家民系最大的特点就是聚族而居。溯其源,起自东汉的“庄园制”。经历代的乱变之世,很多中原人流落迁徙。当时主导汉流民南迁的核心人物多为称霸一方的土族大地主。当迁到异地,为了防御、自保、祭祀等需要,他们将中原的传统中庭式建筑加以变化,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门堂屋、门堂屋组合体以及变化发展了的围屋、围垅屋。客家聚居建筑的中心建筑为宗祠,它是封建礼教的体现,创设宗祠以祀祖,可以明昭穆、辩祖先、聚族谊。聚居建筑以宗祠建筑沿中轴线前后布设,一般是池塘、禾坪、大门、天井,直至中堂、大堂一气呵成;左右布设廊房、横屋、各横屋以横巷相

4、通;以前后横屋的外墙作围墙或另砌外墙当作围墙构成一座具有防御、祭祀、生活功能,既方便又各自相对隐私的“围屋式”的建筑群。目前我市尚未发现元代以前的民居。乾隆《归善县志》卷十五《风俗》记载:“品官崇阁树坊,士庶陶瓦砌甓或为楼房,上落多有土垣者”。惠州目前发现最早的客家民居是明中期的,如龙门县沙径镇功武村“五宅”。大亚湾官溪围村和惠东县多祝镇黄思杨村民均为明末落籍,其围内尚存明代的民居。早期的客家民居多为双堂屋,如上述沙径功武村“五宅”右座双堂屋,城郊下角罗屋的雍正初年双堂屋以及博罗县公庄镇官山村宜秋湖雍正年间建的刘陈宗祠。早期所建的双堂屋或三堂屋,

5、结构古朴、低矮,大量使用红砂岩,少用灰浆或只用泥浆砌砖,有明显的明代遗风。厅堂横披,门罩采用素面板。初初迁来的客家人,绝大多数是为生活所迫的贫民,他们迁来佃耕租种,后落籍。因其社会地位低下,所建的堂屋中堂不是殿堂式。客家人的先祖原多是中原的大户名族,他们勤劳简朴,崇尚礼仪,好举重官,来到惠州,经几代人的奋斗,很多后人或中举,或买官,得一官半职,为光宗耀祖,他们也建起了中堂为三间七架(梁)的三堂式的宗祠。如宜秋湖老楼阁(四角楼围屋),就是由于其族有人当官才在原陈刘宗祠不远处兴建了三间七架的中堂。又如功武村“五宅”,该族廖观中于清顺治八年中进士,于康

6、熙六年在原双堂屋右侧兴建了三间七架(梁)的“菑畲堂”。早期的客家人迁来时将粤东北的客家民居照本搬来。前面讲过,明末清初惠州的客家移民大多数来自兴宁、长乐。兴宁、长乐虽为惠州府所辖,但因其邻近梅州,建筑深受影响,他们将原住地的居住文化带过来,兴建了粤东北特色的围垅屋。如龙门县平陵镇刘屋明末所建的双马蹄形围垅屋,惠阳区秋长镇叶姓迪春公于清康熙元年所建的马蹄形围垅屋。围垅屋在山区地方多被采用,这种建筑形式充分利用山形地势节约用地,而且排水(洪)功能较好。惠州土地较多,而且较为平坦,四角楼围屋最为适用。此种形式防御功能好,容易随山水择建,行动方便(不象围

7、垅屋高低差度大),房间规整,没有像围垅屋的斧头间,面积也易扩大。自乾隆中期围垅屋已不再见,人们都采用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四角楼围屋形式。如镇隆镇大山下的“崇林世居”,秋长周田村叶亚来的碧艳楼都是四角楼围屋。一、惠州城民居类别早期(明代末年前)惠州(主要是指惠州城、博罗城)是广郡。随着客家人的迁徙,惠州城不断有客家人迁来居住,这些迁来客根据所处的地形地貌和自己的喜爱,兴建了广式屋或客家屋。如都市巷裘屋,其祖于康熙初年从兴宁迁来后兴建了三堂屋;而秀水湖21号郭屋,从永安县(紫金县)迁三栋镇,清同治年间迁惠州城时则兴建了带前庭左从屋的上三下三屋。一些公共设

8、施也根据不同情况建成广式屋或客家屋。如环城西黄氏书室,该书室为归善县黄氏宗祠。黄氏在农村多为客家人,在惠州城则是惠州人,但他们兴建了带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