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中的“月”

李白诗中的“月”

ID:32526296

大小:47.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1

李白诗中的“月”_第1页
李白诗中的“月”_第2页
李白诗中的“月”_第3页
资源描述:

《李白诗中的“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李白诗中的“月” 适用初二年级所属学科:语文情境

2、任务

3、过程一、      情境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优美的诗篇像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诗中一个个优美的意象又像一粒粒种子在我们的心田发芽,生长。月亮可以说是古代诗人最偏爱的一个意象。在以往的悠悠岁月里,月圆月缺这一自然景观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不尽遐思。尤其是伟大诗人李白,他把明月当作传情达意的物象,追月抒怀,千种思绪,万般情感,自然地涌上心头,留下不少脍炙人口、千古传咏的动人诗篇。正如陶渊明的“菊”、陆放翁的“梅”一样,李白的“月”融化了诗人的风格,成为诗人

4、理想的化身。月激发了诗人的灵感,使诗人观察世界、体认世界获得了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可以说,李白诗歌中的“月”令人惊讶不已。“酒缺月无味,景无月不美。”月在李白的点染下变得千姿百态,气象万千;论时间有秋月、古月、汉月等,论地点有秦地月、萧湘月、溪月、湖月等;他把月比作飞天镜、瑶台镜、白玉盘,并形容为素月、浩月、孤月、朗月、半轮秋等;他可以泛月、醉月、步月、乘月、揽月、寄月,他甚至可以去赊月。月亮唤起了李白不尽的诗兴和灵感,也让他成为世人心中不朽的天才诗人。小时候,你一定在老师的带领下摇头晃脑地背诵过《静夜思》

5、吧!你可能想,李白诗中的月亮多么令人遐思。后来,你发现李白诗歌中描写的月亮世界真是丰富多彩,禁不住会问:李白的诗歌中到底都有些什么样的“月”呢?现在机会来了,你可以和同学一起去进行一次“月亮之旅”了! 二、任务 学习者通过本单元学习活动,去探究李白诗歌中的月亮世界,写下自己对“李白诗歌中的月”的理解。通过本活动,学习者将完成下列任务:1、如何理解李白诗歌中的“月亮世界”?2、如何理解“月亮世界中的李白”?3、如何理解李白的“恋月情结”? 三、过程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几首描写月亮的诗歌及有关图

6、片资料,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白居易的《望月有感》、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对古诗中的“月”的意象进行简要介绍,让学生对诗歌中的“月”的特点及相关意蕴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接着展示李白的部分有关“月”的诗歌及图片资料,如《静夜思》等,引出本单元活动主题:探究李白诗歌中的月亮世界。组织学生讨论出行动前需要明确的问题,如收集李白诗歌的途径有那些,有那些诗集收录有李白的诗歌,采用什么方法分析其中的意蕴和原因……2、明确本活动要解决的几个问题:①   你打算通过什么途径收集李白的月

7、亮诗?②   李白的诗歌中共有多少描写到月亮?③   李白的月亮诗创造出了怎样的物境之美?④   李白在描摹物境之美的时,月已不再是客观之月,已是自然的人化。李白的这类诗歌又有哪些具体情况?⑤   根据你所收集到的李白的月亮诗,以你最喜欢的两首为例,分析月亮世界中李白的人格基本特征。⑥   李白“恋月情结”的形成,与传统的历史文化积淀有怎样的关系?⑦   李白“恋月情结”的形成,与他独特的心理倾向有怎样的关系?⑧   请你用合适的方式对各个问题的探究结果进行简要的概括整理。3、学生分组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协作

8、学习。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行分工,分别负责李白的月亮诗数目、内容、“月”的意蕴和李白钟爱月的原因等问题的查询,记录相关资料内容和进行整理、分析和比较。4、选择经济、有效又适合自己的收集李白月亮诗的方式。5、同组整理资料,交流意见。汇总本组同学查询到的各种信息,并明确利用这些信息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然后同组学生讨论本活动提出的问题。6、整理小组讨论结果,收集并归纳本次活动存在的问题(可以利用文字处理软件、PowerPoint等软件完成),并向全班同学展示。7、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汇总。8、延伸拓展:在探究李白

9、诗歌中的“月”这个活动过程中,你还存在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发现想进一步进行探索研究,请你或与你的学伴一起继续完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