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35515

河南省周口市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35515

ID:32533023

大小:11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1

河南省周口市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35515_第1页
河南省周口市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35515_第2页
河南省周口市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35515_第3页
河南省周口市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35515_第4页
河南省周口市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35515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市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3551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度高一历史月考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共30题,每题2分)1、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根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B.“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D.“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2、如下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等级乐队乐舞王四面八佾诸侯三面(缺北面)六佾卿大夫二面

2、(缺北和东)四佾士一面(只有南面)二佾A.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体制互为表里B.说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C.以礼乐形式规范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D.通过礼乐等级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主要反映出(  )A.家族宗法观念浓厚B.专制王权强大C.男尊女卑思想严重D.集体观念浓厚4、先秦盛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反映了古代中国()A.政权借助族权B.

3、封建等级森严C.中央政权确立D.社会分工明确5、《周礼》记载:两人见面,如果推手位置偏下,表明没有亲属关系;推手位置偏高,一定是同族本家人;推手位置适中,是有婚姻关系的异姓人。这种见面礼节反映了()A.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B.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C.礼乐制度的复杂繁琐D.见面的礼节决定血缘亲疏6、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许多诸侯纷纷称“王”。这反映了()A.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B.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C.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D.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7、春秋战国时代,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发生动摇

4、,愈来愈多的人对天产生了怀疑。如郑国子产就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与此相关的背景是()A.周天子权威逐渐下降B.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形成C.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D.儒学信徒的不断增多8、秦汉时丞相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三省六部制遭破坏B.专制君权不断加强C.丞相权利不断分散D.科举制下选才之盛9、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下列语句

5、与“此制”相符合的是(  )A.三代用人,贵以袭贵,贱以袭贱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0、下列属于用分割相权的手段加强皇权的措施是(  )①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②宋朝设置三司③明朝设置殿阁大学士④清朝设置军机处。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1、颁布“推恩令”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下面对于“推恩令”的正确的说法是(  )A.废除封国制度B.将封国改为郡县C.将诸侯王与郡守平列D.增加封国数量、削弱封国实力12、如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据图并联系秦朝历史,

6、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首创皇帝制度②秦朝实行左右丞相制度,且以右为尊③秦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④秦朝使用小篆作为通行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3、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儿朱允炆,攻占都城南京,赶跑了当时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登上皇帝宝座,史称明成祖。他虽然成功开创了中国封建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但后来封建史家仍以“篡位”视之,主要是因为他(  )A.是以武力夺取皇位的B.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C.违背封建道德规范D.不符合封建史家的利益14、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

7、“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A.汉武帝的内外朝制B.唐前期的三省分权C.明朝后期的内阁制D.清朝中期的军机处15、如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16、“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对这段材料理解中“军机房”的理解不正

8、确的是(  )A.因军事需要而设置B.由皇帝的亲信组成C.参与国事决策D.提高了行政效率17、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西周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