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前”“顾后”话“讨论”

“瞻前”“顾后”话“讨论”

ID:32537150

大小:62.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1

“瞻前”“顾后”话“讨论”_第1页
“瞻前”“顾后”话“讨论”_第2页
“瞻前”“顾后”话“讨论”_第3页
“瞻前”“顾后”话“讨论”_第4页
“瞻前”“顾后”话“讨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瞻前”“顾后”话“讨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瞻前”“顾后”话“讨论”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讨论尤其是小组间的讨论在教学中己是教师常用的手段和教学策略,课堂讨论没有任何时候像现在来得这么重要并备受人们的亲睐。“讨论”是一种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讨论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是学生、教师生命价值的体现形式。如何组织好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提高讨论的质量和效率,关系到我们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整体效益的问题。笔者通过对一线教师在教学中组织的讨论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分析和思考,对组织“课堂讨论”有如下一些建议,以于同于商榷。一、“瞻前”一关注讨论的前期准备“讨论”不仅仅是课堂教学中的

2、一种组织形式,更是课堂中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途径。在课学教学中我们不能因循守旧,一味以“教师”为中心,不顾学生的己有知识和经验水平,使学生的主体性严重缺乏,课学中该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解决的还是应该放手,但也不能放任自流、采取放羊式,尤其是对学生的“讨论”要做好计划性和目的性。不是常见有老师在课堂中一句:下面请同学们讨论。然后教室里便似炸开了锅,学生你一台“、他一语,谁也不听谁的,场面好似热闹,效果究竟如何?实际读者皆心知肚明,难道这样的课就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吗?要组织好我们的课堂讨论,最起码要注意并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l、角色准

3、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要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学生能自主探究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能讨论解决的,教师决不一讲到底。教师要做好合作者、指导者、参与研究者的角色。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往往与教师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要善于“蹲下来”和学生平等对话。记得一次带(读幼儿班)女儿在郊外散步,女儿对着面前的草坪欣喜地喊道:“哇,多美啊,爸爸你瞧!”我说:“哪儿呀?”她说:“你蹲下来看吗!”果真是美极了,或黄或白或紫的彩色小蝴蝶紧贴淡绿的草坪在上下飞舞着,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蹲下来”这是一种观念问

4、题,只有在心理上真正“蹲下来”,学生与教师的心理距离才能拉近,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营造浓浓的研讨氛围:首先要让学生能意识到我与他人,尤其与教师也是平等的学习者。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蹲下来”与学生平等对话,学生在心理上才会有更大的自主空间、才思才能敏捷,讨论才能真实有效;其次,要让学生能意识到自己应该是一个积极的说话者和谦逊的倾听者。2、问题准备培养学生具有问题意识是倡导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之一,也是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必备前提。当前,教师在课学教学中为讨论而创设这一环节的现象还较

5、为普遍,至于讨论的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全可不顾。如:对于四年级学生在学习口算加减法时,教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小明家的新房刚装修完毕,要买部分家电。他到商场了解了如下商品的价格:洗衣机530元、DVD机380元、电饭煲190元、电风扇240元。”教师问“谁能提一步计算的问题,大家讨论一下?”在这儿,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能列出更多的一步计算式题让学生进行口算,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而让四年级学生在此讨论“怎样列一步计算的式题”未免太缺乏思维的价值了。因此,课堂中学生讨论的问题如何准备就很值得我们深思。通常问题的准

6、备有两种情况:一是课前提问课上讨论。如学生在六年级学习“银行利率”时,教师在课前可问:“关于银行利率,你都知道些什么?”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地走访了银行职员并咨询了相关情况。课上当同学们对“银行利率”问题进行汇报讨论时,个个都欲欲跃试、争向竞答。有谈到近几年国家银行利率调整情况的、有对“银行利息”争论的、有举实例谈“银行存款”的益处的等。二是即兴提问即兴讨论的,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好问题组织讨论。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练习课时,教师把教学活动的地点选择在学校的跳远沙坑旁,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有关数

7、学问题。学生们边议论,边动手,他们量的量、记的记、算的算,分工合作,数分钟后,学生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问题:建成这个沙坑需挖多少立方米土?这个沙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这个沙坑里的沙的体积是多少?……山于问题是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是山学生们自己提出的。故学生们在讨论如何解决问题时都异常投入一一学习是为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在学生的讨论探究中获得答案,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生动的感知、深刻的体验和牢固的掌握,更让学生在参与中增强了数学应用意识,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3、观点准备。在课堂讨论前教师应让学生有充分的个别思考时间

8、,而不是一个问题出来后马上就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那只能是形而上学、场面上热闹而己。实则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收获不大,甚至部分中差生在形似讨论的过程中一无所获,长期以往必然造成学生间的“两极分化”。只有当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或观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