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诉讼制度研究

团体诉讼制度研究

ID:32538006

大小:761.65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2-11

团体诉讼制度研究_第1页
团体诉讼制度研究_第2页
团体诉讼制度研究_第3页
团体诉讼制度研究_第4页
团体诉讼制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团体诉讼制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硕士学位论文团体诉讼制度研究StudyontheSystemofOrganizationLitigation作者姓名:明敏指导教师:廖中洪教授西南政法大学Southwest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内容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交往活动日益频繁,行为的影响力日渐扩大,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纷争已超出了单个主体和某一地域范围的限制而呈现出新的特点,群体性纠纷的解决已经成为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民事诉讼制度以其所具有的公正性、权威性和终局性在现代法治国家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相对于传统民事诉讼调整的基本

2、对象——个人之间的利害冲突来说,大规模环境污染、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涉及大量利害关系者的新型案件对诉讼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这些案件的审理同样要遵循民事诉讼公平、正义的原则,为双方当事人提供程序保障;另一方面,这些案件所适用的民事诉讼制度还必须具有迅速、经济的特点,努力寻求当事人程序保障和纷争一次性解决这二者之间的平衡。面对传统民事诉讼制度难以满足群体性纠纷解决需求的现状,如何改进相关制度以妥善解决纠纷、保障权利、实现法律调整的目的,已成为我国法治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难题。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代表人诉讼制度,并得到不少学者较高的肯定性评价,但由于我

3、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纠纷的内容、形式、类型具有多样性,并不是所有的群体性纠纷都能够适用代表人诉讼制度。而且因为立法前论证的不充分,这一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常常受到冷落,在处理群体性纠纷问题上,大部分法院采取的是单独立案、合并审理或单独立案、分案审理的方式,尽管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勿庸置疑的是制度本身存在缺陷是主要因素。群体性纠纷涉及人数多及其社会影响力大的特点和这一类纠纷数量在我国大幅上升的现实表明对以代表人诉讼为核心内容的群体性纠纷司法救济制度进行完善是实现我国法治目标的必然要求,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当代世界各国解决群体性纠纷的诉讼方式多种多样,其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和

4、功能也各有侧重,本文选取了以凭借协会、行会等团体作用对现代社会进行治理和控制为基本理念,并受到世界许多国家青睐的团体诉讼制度,从立法和实践角度对这一制度进行介绍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当在坚持纠纷多元化解决的前提下,借鉴该制度对我国群体性纠纷司法救济制度加以完善的建议。1在文章结构上,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团体诉讼制度。鉴于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团体诉讼制度比较具有代表性,此部分即以该国家和地区为切入点,对团体诉讼制度作初步介绍。首先,通过对团体提起的不作为之诉和损害赔偿之诉在德国的立法沿革和现行立法内容的阐述,梳理出团体诉讼制度在德国的发展脉络,而后介绍了该制

5、度在德国的实践运行情况,包括德国为促进该制度的适用而采用的激励机制和为避免滥用诉讼而采用的制约机制。其次,以同样的方式对团体诉讼制度在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发展情况和实践情况进行了说明,并着重介绍了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对团体诉讼制度的规定以及团体损害赔偿之诉在该地区的发展。第二部分团体诉讼制度评述。这一部分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从制度特征、基本理论以及与其他制度和原则的比较等方面客观全面的解析了团体诉讼的制度内容以及制度优势与缺点。首先,将团体诉讼制度的特征归纳为以符合法定要件、具有权利能力的非营利性团体为原告,以法律规定或团体成员的授权为原告当事人适格的基础,以预防保护为主要功能,诉讼的适

6、用范围具有有限性和性质具有公益性等。其次,对团体诉讼制度的当事人适格问题和制度理念予以重点探讨。在团体诉讼中,团体并非系争法律权利关系的主体,很明显,如果遵循传统当事人适格理论,团体就失去了获得诉讼主体地位的理论依据。本文以众多学说中相对较为合理,也是为多数学者所赞同的诉讼信托和诉讼担当理论作为团体当事人适格的基础,对这两种理论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团体经由法律规定和权利人授权而获得诉讼主体资格的观点。同时,还指出团体诉讼制度所体现的制度理念是通过行会、消费者组织、环保组织等团体的自治作用对现代社会进行治理和控制,而团体诉讼制度能够在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获得迅速发展也与这些国家和地区团体组

7、织的发展情况紧密相关。随后,本文以比较的方法对团体诉讼制度与美国集团诉讼制度、日本选定当事人诉讼制度和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支持起诉原则进行了对比,以明确这些制度、原则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所在。最后,为了深入、全面地认识团体诉讼制度,同时也为了避免在借鉴他国经验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其优点而忽视其不足之处的做法,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分别指出团体诉讼制度在对权利预防保护、有效防止诉讼滥用等方面的制度优势和适用范围有限、激励机制匮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我国借鉴团体诉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