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8《李广射虎》

三下8《李广射虎》

ID:32540283

大小:93.3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1

三下8《李广射虎》_第1页
三下8《李广射虎》_第2页
三下8《李广射虎》_第3页
三下8《李广射虎》_第4页
三下8《李广射虎》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下8《李广射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8.李广射虎一、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唐、卢、组”等十个一类字和五个二类字“棱、朦、胧、搜、绰”;理解“平明”“扎”“任”“搜寻”等词语的意思。2.细读文本,抓住“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射了出去”和“那白羽箭深深地……怎么拔也拔不出来”等句子体会李广的神勇无比和箭法高超。3.能背诵《塞下曲》,引用文中相关语句并加上自己的想象说说《塞下曲》的意思。4.感受“文包诗”的写作形式,练习仿写古诗小故事。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引用文中相关语句并加上自己的想象说说《塞下曲》的意思。2.学

2、会抓住文中关键词句,体会李广的神勇无比和箭术高超。难点:感受“文包诗”的写作形式,练习仿写古诗小故事。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初读环节中,通过自由读、同位检查读、指名读、扩词、展示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指名读、圈画读、背诵等方式推进,使学生诗文结合读懂课文,感受文章精彩的语言,积累古诗。3.借助拓展小练笔中的想象写对话和仿写古诗小故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教师:教学课件。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

3、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课1.课件出示:李广图像。同学们认识他是谁吗?由介绍卢伦的《塞下曲》六首。引出文中诗句,简单介绍“飞将军”李广。2.板书课题:8.李广射虎,并指导朗读好课题。3.有谁了解李广的故事,在哪儿见过的?4.学生介绍,教师补充。5.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现在,读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些什么?(这也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你还希望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射虎?为什么要

4、射虎?最后射中了吗?结果怎样?……)师评价:同学们,质疑问难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可以使我们读书更有目的,读后的收获会更大。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如果想了解李广,那么我们就先来扫除文章的障碍。(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识、写。(1)读准字音,每人都读,力求大部分同学过关,需要在字音方面引起注意的字有“惕(声母为t)、扎(第一声)”。(2)认清字形:“卢”的字头是一竖一横再加尸字,与“户”区分;“逻”字,巡逻时需要不住走动,

5、一边走一边看,故而用“走之底”;“惕”是心怀戒惧的意思,是人的心理活动,因此是竖心旁。(3)书写规范: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注意提醒:唐(里边上半部分横竖要出头);核心提示:关注主笔。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2.读准多音字,特别是“蒙蒙亮”中的叠词读第一声塞下曲飞将军将领将军出没拈弓搭箭蒙蒙亮扎进3.检查对本课词语的识读和理解应用。唐代卢纶石棱时期猎物“飞将军”巡逻朦胧疾风白羽警惕搜寻蹲着影影绰绰扎进拈弓搭箭“嗖”的一声平明(1)不同形式读词(自由读、同位交流读、指名读、开火车读)、正音。

6、“棱”的读音léng(后鼻音)(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班级交流,查字典或者把词语放到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平明:早晨,天亮的时候;白羽:白羽箭;朦胧:月光不明,模糊看不清。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4.检查朗读课文。(1)读通古诗塞下曲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①读准字音,特别是“没”的读音“mò”;②略提诗的押韵和朗读节奏;范读,练习朗读。(2)同桌合作读课文,一生读,一生认真听,及时纠正错误,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3)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正音。5.整体感知

7、课文内容。(1)检查预习单第三题。找出和诗句相对应的自然段。(2)诗中的将军指谁?(3)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课文里找出一个准确的词语来概括——神勇无比。(板书神勇无比)填空:李广是()时期一位()的将领,人们称他为()。“神”指什么?“勇”指什么?给“无比”换个词?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神勇无比”?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精读感悟,感受人物形象。1.学习古诗部分,感受李广的神勇无比。我们知道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1)

8、多媒体出示古诗(2)自由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3)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朝代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1)指名读,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2)交流:第二自然段有三句话,你为什么只选取了第二句?(找出中心句这也是概括段意的方法。)(3)理解本课中引号的用法。出示:①这位“夜引弓”的“将军”,便是被人们称为“飞将军”的李广。(讨论句中引号的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