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

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

ID:32541348

大小:50.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1

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_第1页
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_第2页
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_第3页
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_第4页
资源描述:

《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  2008-05-0810:53:49

2、  分类:默认分类

3、  标签:

4、举报

5、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内容——1理论假设——核心包括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     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       2治疗技巧特征——  开放性          特点——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二、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6、   学习理论  1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2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3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的认知因素    1、信息加工过程、2、信仰系统  3、自我表述、4、问题解决和处理的方法      治疗技巧放松练习、系统脱敏、满灌疗法、  厌恶疗法、模仿果敢训练、代币管制三、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理论基础      以人本主义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            观点  :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断追求成长发展的趋向。  它对人的心理失调原因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ABC理论   A、引发

7、事件。B、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C、引发事件后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                治疗技巧:1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反映感受、角色扮演、冒险、识别       2辩论技巧:  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示范、性选择、去灾难化、想象      特点——  1明确辅导要求, 2检查非理性信念, 3与非理性信念辩论,4学会理性生活方式,5巩固辅导效果。四、任务中心模式      服务介入五方面的基本要求  1介入时间有限, 2介入目标清晰,3介入服务简要,4服务效果明显,5介入过程精密。  

8、        治疗技巧:  有效的沟通行动需具备两个要素      1、有系统      2、有反应     达到五种功能:1探究,2组织,3意识水平的提升,4鼓励,5方向引导      特点——    清晰界定问题,明确界定服务对象,合理界定任务。          强调——    把以下三因素融合到任务中来,这样的任务才是最好的  1、服务对象的问题。   2、服务对象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 3、服务对象的意愿。      在任务中心模式看来:任务就是服务对象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需要做的工作。它是服务

9、介入工作的核心,是实现服务介入工作目标——解决问题的手段。解决问题是目标,任务是实现解决问题的手段。五、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  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          危机:      1、成长危机  2、情境危机危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危机发生,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      原则——    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          特点——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2、迅速作出危险性判断,3

10、、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4、积极协调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六、人本治疗模式      理论基础  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理论假设  1、涉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2、自我概念,3、心理适应不良,4、心理适应失调          特点—1、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 2、强调个案辅导关系:(需具备三项必要条件)真诚、同感和无条件积极。 六方面内容:表里如一,不评价,同感,无条件接纳,无条件的  爱,保持独立性。 3、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七、家庭治疗模式      (在家庭治

11、疗模式中运用最广,影响最大。)以家庭作为基本的治疗单位,假设家庭的动力和组织方式与个人的问题密切相关,通过家庭动力和组织方式的改变来解决个人和家庭的问题。其基本概念涉及家庭系统,家庭结构,病态家庭结构(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和倒三角)、家庭生命周期(形成期、发展期、收缩期、解组期)                治疗技巧:  重演,集中焦点,感觉震撼,划清界限,打破平衡,互动方式,    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显现似是而非的想法,强调优点          特点— 1、以家庭为工作的焦点, 2、

12、关注家庭功能失调的评估,  3、强调家庭功能的恢复。          需要完成三方面的任务    1、改变家庭成员的看法。2、改善家庭结构。3、改变家庭错误观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