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精华试题汇编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精华试题汇编

ID:32541944

大小:58.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1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精华试题汇编_第1页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精华试题汇编_第2页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精华试题汇编_第3页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精华试题汇编_第4页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精华试题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精华试题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精华试题汇编2011年河南省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答案:21.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分)22."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

2、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浙江省衢州2011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5~23小题。(一)(4分)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5、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的特点。(2分)16、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15、地白(白)凄清(第二回答"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16、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湖南省娄底市2011(二)古诗文阅读夜雨寄

3、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的憧憬。16.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5.离别愁苦相聚的欢乐16.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江苏省宿迁市2011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3分)▲▲(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3分)▲▲答案:(1)(3分)梅子、芭蕉

4、、柳花(答对1个给1分)(2)(3分)"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1分),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1分),呼应了诗题(1分)。成都市二○一一诗歌鉴赏(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l~2题。(4分)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①高。[注一]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答:2.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2分

5、)答:答案:1.(2分)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想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2.(2分)参考示例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参考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表现手法把握准确计1分,分析恰当计1分;语意相近即可)德州市二0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得分评卷人(一)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

6、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8.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3分)9.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2分)1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答案:8、答案示例:"垂"和"涌"赋予景物以强烈的动感,突出了舟中观景的典型特征,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9、答案要点:①比喻、设问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对比、反衬10.答案示例:怀才不遇的苦闷,飘泊无依的感伤。湖北省恩施自治州201123.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⑴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

7、表现在哪里?⑵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答案:23.(4分)23.⑴(2分)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⑵(2分)月影映入江水(0.5分),又随江水流去(0.5分),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1分)潍坊市2011年三、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6分)【双调】寿阳曲江天暮雪马致远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8.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2分)9.(1)这两首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