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1名句名篇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1名句名篇

ID:32541961

大小:99.3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2-11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1名句名篇_第1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1名句名篇_第2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1名句名篇_第3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1名句名篇_第4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1名句名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1名句名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1:名句名篇专题11名句名篇中考命题规律1.考点扫描    考点名称    考点热度(1)默写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名句☆☆☆☆☆(2)在理解的基础上默写古诗文☆☆☆☆(3)默写教材中经典课文中的精彩段落☆☆☆(4)默写课外古诗文名句☆☆☆2.命题趋势分析    (1)本专题以填空题、客观题为主,分值在3~12共分之间。    (2)预计2013年考查的内容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一般为课内篇目。在题型上主要有:    (一)客观型    这类题虽然难度不大,考的只是识记能力,但从近几年的中考评卷情

2、况看,考生实际得分并不高。这主要是因为:  1.选择题包容量大,往往一个题就包含了要求背诵的多篇课文,并且每个选项与原文的差别细微,不易辨别。  2.填空题评分标准要求严格。大多数省市规定:有错别字、漏字、颠倒字句现象或写不出留有空格,该题不得分。    3.文言文中生僻字多,再加上“通假字…‘同音字”,做到“熟背会写”难度大。    因此同学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要认认真真完成要求背诵的课文和段落,多写写“生僻字”,多认认“通假字”,多辨辨“同音字”。不然,即使难度很低的题也同样得不到高分。    (=)理解型    理解型背诵默写,

3、比机械性背诵默写要深一个层次。它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所填的语句,理解上下文以及全文。这类试题的答案,有些出现在课文的注释里,有些出现在教师对课文的分析中,有些出现在平时的练习内。因此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复习中要注意结合课文的注释、老师的讲解及练习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    (三)发散型    这类问题需要注意两个方面:其一是要求所写诗句与某事物相关,如与“动物”相关,我们可以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也可以写“虎行雪地梅花五,鹤立霜田竹叶三”。但不能写“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萎鹦鹉洲”,因为此句中的“鹦鹉

4、”是“鹦鹉洲”地名之“鹦鹉”,并非鸟类之“鹦鹉”。再如描写“春天”的诗句也不能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因为本诗句是描写冬天雪景的。其二是要求所写诗句含有某个词语的,如含有“春风”的诗句,我们可以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因为题的要求是含有“春风”这个词,与诗句所描写的内容无关。总之,做这类背诵默写的题首先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其次是平时要多注意积累,应试时才能得心应手、迅速准确。    (四)迁移型    这是一种应用型的默写题,比理解更深一个层次。它不仅考查考生的记忆、理解能力,还测试考生的联想、迁移、应用能力,同

5、时还考查考生的课外积累。如果考生对原文没有整体感知,没有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没有课外积累能力,就很难在这样的试题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这类默写题还往往与现实结合,古为今用,学以致用,检测考生运用名人名言、妙语警句的能力。因此同学们在学习、复习过程中,要加深对名言名句的理解,把握深层含意,找到与现实的结合点,学会学以致用,把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知识梳理与归纳【基础知识梳理】1.《孔子语录》①《<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态度的语句是:______。②论述学习方法的语句是:______。③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语句是:____

6、__④论述为师之道的语句是:______⑤论述从师之道的语句是:______⑥论述个人修养的语句是:______2.《鱼我所欲也》孟子①《鱼我所欲也》以鱼和熊掌设喻,是为了引出本文的论点:______;用关于______的推理和的事实论证了“义”的存在。②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____!为官室之美,妻妾之奉,__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

7、,发于声,而后喻”。4.《曹刿论战》《左传》①夫战,____。一鼓作气,______________。②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以《曹刿论战》的内容作了高度概括;文中指出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这里,“取信于民”是指鲁庄公说的“___   _”;“彼竭我盈”是指“”之时,因为“____”;“辙乱”“旗靡”是曹刿“   _”发现的。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①吾妻之美我者,____;妾之美我者,   一

8、;客之美我者,____②燕、赵、韩、魏闯之,________。③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6.《出师表》诸葛亮①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______。②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分析形势时指出,不利的客观条件是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