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上七年级半期试题ok

人教版语文上七年级半期试题ok

ID:32544173

大小:107.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1

人教版语文上七年级半期试题ok_第1页
人教版语文上七年级半期试题ok_第2页
人教版语文上七年级半期试题ok_第3页
人教版语文上七年级半期试题ok_第4页
人教版语文上七年级半期试题ok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上七年级半期试题ok》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七年级半期试题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竦峙sǒng洗濯zhuó黄晕yùn骸骨hái迸bèng溅B、抖擞shǒu酝酿niàng堕duò落猝cuì然梦寐mèiC、啜泣chuò嶙峋xún痴想chī雏zhú形伫zhù立D、薄烟báo贮蓄zhù剔tī透奢shē望蹂躏lìn髻j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训诫庸碌仙露琼浆小心翼翼庞然大物B、喧腾纳罕头晕目眩再接再励昂首挺立C、祷告朗润截处逢生暗然飘渺海市蜃楼D、伶仃苦心孤诣花枝招展问心无槐一叶孤舟3、下面对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可望不可即

2、(靠近、接触)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B、呼朋引伴(招引)明察秋毫(细毛)C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患:灾祸)获益匪浅(不)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比喻姿态优美)瘦骨嶙峋(形容人精神差)4、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②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③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动了。A、但是无论只要B、所以无论只要C、但是尽管只有D、所以尽管只有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天上

3、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轻轻地飘在空中;,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来来去去;,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①有的像羊群②有的像羽毛③有的像一床大棉被④有的像鱼鳞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④①③D、③①④②6.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3分)①每一朵盛开的花朵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舱,船舱鼓鼓的。②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看,像牛毛,像花针,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层薄烟。⑤满世界都是雨,惟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却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

4、给我的恩泽?A.拟人比喻对偶比喻设问B.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反问C.比喻比喻排比排比夸张D.拟人拟人对偶比喻反问7、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A、从我丈夫温和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B、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怅然若失的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C、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D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8、无语法错误的()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D、为防止不再发生

5、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9、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人在《在山的那边》中通过山、海的形象,写出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到达理想境界,是要历尽磨难的。只有不怕艰险,才能实现理想。6B、在《紫藤箩瀑布》中,课文从整体到局部依次写了花穗—花瀑—花朵。C、《观沧海》中的最后两句的意思每一章节都有,但与诗的正文内容无直接联系。D、“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诗人通过打比方的修辞方法点出了理想的内涵。10、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济南的冬天》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B.《行道树》是一篇寓言,告诉我们

6、要甘于奉献。C.“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意思是:自已作仁,不也是很重大的吗?D.王家新在《理想》一文中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读《论语》作题1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2、比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选出不同的一项A、学而时习之B、人不知而不愠C、思而不学则殆D、为人谋而不忠乎?13、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C

7、、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14、下列对《〈论语〉十则》中句子(谈学习方法与谈学习态度)分类正确的一项是(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A、(1)(2)(3)/(4)B、(2)(3)/(1)(4)C、(2)(3)/(1)(4)D、(1)(3)/(2)(4)15、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A、学而时习之B、项为之强C、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D、择其善者而从之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我们常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论

8、语十则》中与此意思相近的一句是,。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