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表(cpa名词解释)

会计科目表(cpa名词解释)

ID:32545577

大小:63.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1

会计科目表(cpa名词解释)_第1页
会计科目表(cpa名词解释)_第2页
会计科目表(cpa名词解释)_第3页
资源描述:

《会计科目表(cpa名词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存放中央银行款项(DuefromCentralBank)是指各金融企业在中央银行开户而存入的用于支付清算、调拨款项、提取及缴存现金、往来资金结算以及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缴存于中央银行的款项和其他需要缴存的款项。存放中央银行的各种款项应分别性质进行明细核算。“吸收存款”、“同业存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的区别  “吸收存款”、“同业存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这三个科目它们的区别如下:  “吸收存款”是负债类科目,它核算企业(银行)吸收的除同业存放款项以外的其他各种存款,包括单位存款(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等)、个人存款、信用卡存款、

2、特种存款、转贷款资金和财政性存款等。  “同业存放”虽然也是负债类科目,但它核算企业(银行)吸收的境内、境外金融机构的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是资产类科目,核算企业(银行)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各种款项,包括业务资金的调拨、办理同城票据交换和异地跨系统资金汇划、提取或缴存现金等。企业(银行)按规定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存款,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的类型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一般包括以下几类:  法定存款准备金:根据人行的存款准备金系统的规定,金融机构必须按照客户存款的一定比率存入人民银行。除此之外,金融机构在人行还开立清算准

3、备金账户,并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以满足日常的清算要求。  超额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是为支付内部银行间的日常交易而在人行开立的活期账户。随着1998年3月21日存款准备金系统的改革,人行允许金融机构自行确定保持在人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金额。  结售汇周转金:系银行为了开展外汇业务而按照央行规定的比例保持的一定数量的外汇结、售汇人民币周转金。  指定生息资产: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外国银行分行外汇营运资金的30%应当以6个月以上(含6个月)的外币定期存款作为外汇生息资产;人民币营运资金的30%应当以人民币国债

4、或者6个月以上(含6个月)的人民币定期存款作为人民币生息资产。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银行)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中央银行”)的各种款项,包括业务资金的调拨、办理同城票据交换和异地跨系统资金汇划、提取或缴存现金等。  企业按规定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存款,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存放款项性质进行明细核算。  三、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借记本科目,贷记“清算资金往来”等科目;减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二)资产负债表日,应按合同约

5、定的名义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的金额,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利息收入”科目。  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大的,应采用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存放中央银行的款项余额。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银行)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中央银行”)的各种款项,包括业务资金的调拨、办理同城票据交换和异地跨系统资金汇划、提取或缴存现金等。  企业(银行)按规定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存款,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存放款项的性质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6、借记本科目,贷记“吸收存款”、“清算资金往来”等科目;减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各种款项。应收代位追偿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保险)按照原保险合同约定承担赔付保险金责任确认的应收代位追偿款。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对方单位(或个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收代位追偿款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承担赔付保险金责任应当确认的代位追偿款,借记本科目,贷记“赔付支出”科目。  (二)收回应收代位追偿款时,应按收到的金额,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已计提坏账准备的,借记“坏账

7、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赔付支出”科目。  (三)应收代位追偿款的核销和转回,应当比照“坏账准备”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确认但尚未收回的应收代位追偿款。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潜在义务和现时义务的区别1.潜在义务。潜在义务是指结果取决于不确定未来事项的可能义务。也就是说,潜在义务最终是否转变为现时义务,由某些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或有负债作为一项潜在义务,其结果如何只能由未来不确定事项

8、的发生或不发生来证实。 2.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或有负债作为现时义务,其特征在于:该现时义务的履行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