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奢侈品文献综述

关于奢侈品文献综述

ID:32548115

大小:63.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1

关于奢侈品文献综述_第1页
关于奢侈品文献综述_第2页
关于奢侈品文献综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奢侈品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奢侈品购买动机的文献综述指导老师:刘静娴1.1奢侈以及奢侈品的含义界定“奢侈”一词一直是西方学术史、经济学、制度学研究和讨论的重要课题。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给出了必需品的定义:“不但包括那些维持生活必不可少的商品,而且包括由于那些有关体面的风俗,使其成为最低阶级也必不可少的商品”,随后将所有不属于必需品的物品归为奢侈品。奢侈品的含义由不同社会结构、文化内涵以及政治和经济条件所决定,奢侈品除了涉及了物质范畴,也包括了道德内涵。奢侈品在国际上通常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

2、等特点的消费品”,也是非生活必需品。它能够显示消费者的富有程度、地位高低以及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目前,奢侈品已经涵盖了人们生活的诸多领域方面,包括珠宝首饰、私人游艇、高级轿车、高级酒店、名牌服饰、高级化妆品等。1.1.1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进行的定义研究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看,所有商品根据价格弹性被划分为3类:劣质品、必需品和奢侈品。需求增加随收入增加而减少为劣等品;需求增加与收入增加存在对应关系为必需品;而需求增长幅度超过收入增长幅度的为奢侈品,或者说价格弹性大于1的正常商品为奢侈品。20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维尔纳·桑巴特对于奢侈品的

3、定义非常具有代表性,他在《奢侈与资本主义》一书中这样表述:“奢侈是任何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他研究了贵族的生活,认为,奢侈消费在许多方面推动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进步的支持者就是奢侈消费的倡导者。桑巴特基于前人的研究,强调指出:“必要开支”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必需”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标准。路德维希·米瑟斯在《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一书中也指出,今天的奢侈品就是明天的必需品。“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则包括两方面内容: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质量方面的含义则集中体现了奢侈品的含义。他认为奢侈品包括了衣服、家具、珠宝等。由于桑巴特重点研究

4、奢侈生活方式,对于奢侈品的定义描述显得比较简单。由于消费者个体收入以及偏好差异,对奢侈品的认知会发生变化,消费者不能脱离社会某一发展阶段的特征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某一社会阶段的奢侈品成为下一社会阶段的必需品是一种趋势。1.1.2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进行的定义研究该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就是美国经济学家、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早在1899年,他在《有闲阶级论》一书提到,奢侈品的范围不能仅仅从产品的品质和功能角度限定,更重要的是其所赋予的社会——经济背景价值。他提出了“炫耀性消费”这一概念,指出:人们之所以占有财产,是因为财产可以证

5、明其所有人比社会中其他的人占有优势地位。针对桑巴特“必要开支”的不确定方面,他对于奢侈的理解集中于奢侈品,对应于桑巴特“质量方面”,他很明确的提出:“奢侈品的关键在于品质的精美而不是数量的多少”,“奢侈度的提高只能从质量角度理解”。桑巴特所指出的“必需”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的是合情合理的,“一个时代的奢侈品,只能被少数阶层拥有,当这些物品称为大众消费组成部分时,就不再稀缺昂贵,丧失了作为‘奢侈品’的资格”。1.1.3从行业角度出发进行的定义研究根据摩根士丹利公司提出的全球分类标准GICS,奢侈品行业包含了手提包、皮夹、行李箱、毛巾与

6、、珠宝以及手表。麦肯锡公司则将奢侈品定义为:“定价高于一般大众消费品的商品。”该公司将奢侈品市场进行分类,包括了香水、珠宝、钟表、服饰、红酒、礼物制品、汽车、高级餐具等八大产业。1.1.4从营销学角度出发进行的定义研究从奢侈品细分市场的概念出发,奢侈品营销针对高收入的顾客群体,使用最优质的材料,彰显产品的高品位。CharlesJ.Reid从该类细分市场的特征出发,将奢侈品定义为:“这类商品有95%是专门提供给金字塔顶端人士使用的,只有5%的金字塔顶端消费者负担的起的商品或者服务。”卡普雷也同时指出:“有别于其他的商品,奢侈品是人

7、人想要的,但是却只有几个幸运儿才能拥有。”综上所述,学者以不同的科学视角,对“奢侈品”有着各自独特的理解。从国内外文献中可以看到,尽管研究的角度不同,但是各学者对于奢侈品也有共识,即奢侈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功能以及非功能性需求。1.2顾客感知价值的相关理论自从20世纪90年代,顾客感知价值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AT&T的研究结果表明顾客感知价值的提高与市场份额的增加之间有显著的关系。顾客感知价值高的产品可以吸引更多的新顾客、保留更多的忠诚顾客,进而将带来更高的销售量、更低的管理成本和更高的利润。1.2.1顾客感知价值的定

8、义关于顾客感知价值即CPV的含义界定,目前学术界仍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Zeithaml以及Holbrook均提出,由于个体间存在的差异,不同的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及其构成都可能不相同。Addis进一步详细阐述了不同的原因,他指出,消费者的价值感知是通过一个互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