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小老虎过生日

大班语言教案小老虎过生日

ID:32554559

大小:71.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2

大班语言教案小老虎过生日_第1页
大班语言教案小老虎过生日_第2页
大班语言教案小老虎过生日_第3页
大班语言教案小老虎过生日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班语言教案小老虎过生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老虎过生日(语言)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更新:2007-1-23阅读:小老虎过生日(语言)(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童谣,帮助幼儿理解童谣中的角色特点和情节发展线索,感受该童谣所蕴含的友爱.宽容.谅解之主题思想,懂得关爱别人的人,才能受到别人的欢迎.2.初步尝试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童谣,体验和感受童谣独特的情趣美和韵律美,体验朗诵和表演童谣的乐趣.(二)教学准备1.小老虎.小白兔.小狗熊等的角色图片.2.排练木偶戏((小老虎过生日))(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导已有生活经验回顾.1.提出问题组织讨论与交流(1)你们喜欢过生日么?为什么?(

2、2)你过生日的时候请过谁?为什么?(自由交流.集体交流)2.引出课题:(童谣)-----((小老虎过生日))评:(教学导入抓住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回顾,既提出了说话的话题,又起到激发其兴趣的作用,还为下一步学习内容作了铺垫,并且一改过去一问一答的形式,为每个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二.欣赏(童谣)1。按童谣顺序逐段欣赏.欣赏第一段.(1).鼓励猜想:会有谁来参加小老虎的生日呢?(2).设置悬念:到底有没有人来参加小老虎的生日呢?小老虎会用什么办法邀请自己的小伙伴?老师朗诵童谣第一段后,组织幼儿验证答疑:有人来参加小老虎的生日么?小老虎想了什么办法

3、邀请自己的小伙伴?欣赏第二段:(1).鼓励猜想:小老虎会给谁打电话?它来了么?(2).老师朗诵童谣第二段后,组织幼儿讨论答疑:小老虎给谁打了电话?它是怎么说的?欣赏第三段:(1).鼓励猜想:小老虎还会不会再请小客人?这次它请了谁?它来了么?为什么?(2).老师朗诵童谣第三段后,组织幼儿讨论验证答疑:这次小老虎请谁了?它怎么说?欣赏第四段:(1).设置悬念:大家都不来参加小老虎的生日,小老虎会怎么样?正当小老虎伤心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2).老师朗诵童谣第四段后,组织幼儿讨论并鼓励猜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可能是谁来了呢?欣赏第五段:(1).设

4、置悬念:会是谁按响的门铃?(2).老师朗诵童谣第五段后,组织幼儿讨论:是谁来了?它们不是不来么?它们是怎样和小老虎对话的?最后怎么样了?评:(通过逐段欣赏和有别于以往欣赏原文提问原文的做法,使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得到了真正的发展。同时让幼儿理解了角色特点和情节发展线索,有效地调动了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完整欣赏童谣.(1).教师配竹板朗诵.(2).讨论交流:童谣听起来怎么样?和故事比起来有什么不同?小结:童谣和故事比起来语言更简练,童谣句子都较短,而且有节奏,这是因为童谣的上下句或间隔句的句尾用了相同或相近的字,使童谣的语言产生了整齐匀称。变

5、化有致。和谐悦耳的音乐美,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有节奏,很好听。(3)请小朋友再听一遍,看是不是这样。木偶表演童谣一遍。评:(采用新颖的朗读形式,有意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在让幼儿真正听进去的基础上,去体验理解表达出对童谣的情趣美和韵律美的感受)(三)尝试朗诵童谣:1.分角色练习对话:(1)怎样让人一听就知道是小老虎。小白兔。和小狗熊的声音?(2)怎样让人一听就知道他们是高兴的。快乐的。生气的或伤心的呢?(让幼儿讨论练习表达)2.扮演角色表演童谣,(让其自由自主的选择角色和表演形式进行练习)3.可以用指偶朗诵表演,自由组合朗诵表演或竹板

6、伴奏朗诵等。评:(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角色尝试朗诵和表演童谣,并通过两个有质量的提问让其有兴趣地实践体验角色的特点,照顾了个体差异,培养了合作能力)(四)讨论:1.提出问题让幼儿自由讨论后,再组织交流:你最喜欢童谣中几个小伙伴的那一个?为什么?2.这首童谣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评:(进一步为每个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让其自己总结出学习的体会,对幼儿的品德教育不是表面化的灌输,而是让其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去感悟,有效地培养了学习能力)总评:该语言教学活动设计与执教体现了((纲要))有关民主,创新,开放等教育理念.主要特点如下:一.充分体现了

7、素质教育的三要素;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学习兴趣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为每个幼儿提供较多的主动学习的机会,如:开始的生活经验回顾,每段欣赏前的猜想,欣赏后的小结等,都是先为每个幼儿提供自由交流相互表达的机会,然后再集体交流,单一的一问一答的提问形式很少.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教学观.二.教学模式有创新:改变了以往语言教学中的故事诗儿歌等几乎都是先让幼儿听原文,再按原文提出几个问题让幼儿回答,没有孩子思维想象能力发挥的机会的旧教学模式,如:在每段童谣欣赏之前,都是先提出问题,设置悬念,鼓励猜想,然后才诵原文,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和组织语

8、言说话的能力,又保持了原文的本色,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好方法.三.重难点化解巧妙,实在地落实了教育目标.该活动的重难点是让幼儿理解.感受童谣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体验感受童谣的情趣美和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