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环渤海经济圈农业水资源保障-研究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环渤海经济圈农业水资源保障-研究

ID:32566280

大小:2.15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2-12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环渤海经济圈农业水资源保障-研究_第1页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环渤海经济圈农业水资源保障-研究_第2页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环渤海经济圈农业水资源保障-研究_第3页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环渤海经济圈农业水资源保障-研究_第4页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环渤海经济圈农业水资源保障-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环渤海经济圈农业水资源保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东理工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引言0.1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目前,对城市化和农业水资源问题的分别研究已经很多,也相当成熟,但前人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一般是分开进行的,特别是对于我国农业水资源问题的研究,仅仅从我国水资源总量少、水资源分配不均、水源污染等角度探讨如何节水,如何高效利用水资源,而没能很好地探讨城市化进程加快背景下农业水资源保障这一问题。城市化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它对水资源的利用尤其是对农业水资源的保障问题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本文首先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前人有关城市化和农业水资源问题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化进程中农业水

2、资源的保障的理论框架,对环渤海经济圈作了实证分析,这对更加深入的讨论城市化现象和农业水资源问题的内在联系有一定的帮助,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业水资源保障问题具有一定的学术和理论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很快成为备受关注的我国北方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本文研究的环渤海地区所指的地理区域主要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和山东省等,即人们所谓的“三省两市"。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也是近年来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区域,快速城市化给农业水资源供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针对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化

3、进程加快和农业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实际,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详实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提出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尽量使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同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水资源短缺的人口和农业大国来说,该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和普遍的现实意义,对其他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对区域农业发展规划和农业结构调整可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O.2研究的内容和采用的研究方法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城镇人口和城镇用水量将大幅度增加,不但将加重业已紧张的城镇用水供需矛盾,也会影响到该区农业水资源的保障。本课题

4、探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水资源的保障对策问题,内容主要涉及区域城市化发展和农业水资源利用两大方面,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山东理T大学硕:上学位论文引言(1)国内外城市化发展和农业水资源利用研究进展与研究成果评述。收集和评价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城市化发展与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与方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方法的借鉴。(2)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化及农业水资源供求状况。本部分对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现象做了论证,并研究了农业水资源供求状况。(3)环渤海经济圈农业水资源保障与利用存在的问题。环渤海经济圈农业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海水

5、的入侵导致水源恶化,农业灌溉中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管理存在许多突出问题。(4)农业水资源保障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开发新水源,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发展农业节水技术与发展节水农业,进行农业水资源保护等。针对研究内容具有人文和自然学科交叉的特点,本课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交叉运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综合运用的手段,揭示城市化发展与农业水资源利用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部分地方运用统计进行研究,以求尽可能的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同时,以发展和动态的观点、理论和方法,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城市化和农业

6、水资源利用的发展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较为准确。2山东理T大学硕上学位论文1.城市化及其对农业水资源的影响综述1.1关于城市化内涵的研究关于城市化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城市化内涵、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水平预测等这几个主要方面,这些对于本文的阐述都有一定的帮助,但城市化所包括的内容对于本文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关联,所以在此对城市化内涵做文献综述:(1)张文和认为,城市化又称为城镇化或都市化,是指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过程,或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其内涵包括:第一,城市‘

7、数量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建设质量的提高;第二,城市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结构的不断变化;第三,城市经济总量的扩大,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第四,城市中心作用的不断加强和充分发挥;最后,城市体系的形成和逐步完善,以及城乡关系的协调flJ。(2)还有的学者认为[21,城市化是指各类城市活动及功能的集中、加强和分化,人口和生产力分布的新形式与空间结构的变化,具有特殊意义的交往方式、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传播与普及。是以下三个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社会经济演进过程的统一:第一,由于工

8、业化而引起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第二,由此引起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城市聚集的过程。这样便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最后,以及由此出现人类生存发展条件的改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3)日本京都大学经济学教授山田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