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浅论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ID:32566945

大小:59.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2

浅论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重要性_第1页
浅论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重要性_第2页
浅论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重要性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论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论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文学院08级2班刘翠0805010113学习教师专业发展,引起我最大重视和感触的就是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简要的探讨一下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以及重要性。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于2002年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这一工具,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部分教师实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近半数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31.51%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2.3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感到心理压力大,嫉妒

2、情绪、焦虑情绪的出现也比较高。调查发现,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那么,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呢?首先.工作压力过大。教师工作压力亦即教师之职业压力是教师因职务上所赋予之要求、期许和职责所感受的压力。研究教师工作压力的著名学者柯礼柯夫和苏立夫于1989年定义教师压力为:由教师的工作而产生之负向情感(如生气或沮丧)的反应症状。工作压力产生的主要因素:领导的过分督促、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足的工作条件、时间的紧张感等。随着社会的进步

3、,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在提升人的社会地位,增加经济收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很多家长把孩子考学接受更高的教育作为家中的头等大事,因而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常常负荷过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各种健康活动。其次,负担过重,工作疲劳教师的劳动既要付出脑力,又要付出相当的体力,而人的体力和脑力在生理上是有限的,若负担过重,长期过多地消耗甚至超过人的生理负荷,就会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教师的工作负担过重主要源于升学压力和某些学校师资不足。作业多、测验多、开会多、

4、课外辅导多是很多教师面对的问题。某中学数学教师,每天批改60~140本作业,每学期大小测验8~15次,课外辅导每周5~6小时。教师经常夜间备课,加上家务、老人和孩子,影响了晚上休息和睡眠的时间。多数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一天工作之后甚感疲劳。“白天围绕学生转,上课辅导没有完,深夜备课改作业,进修全靠挤时间”;“紧张的早晨,战斗的中午,疲劳的晚上,干不完工作的礼拜天。”这真是很多教师工作的真实写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对学校真正的威胁。”教师的自由时间是根,它滋养着教育艺术的枝和

5、叶、教师能自由支配的时间越少,他没有什么东西可教的时刻越来越快。这种说法虽有些偏颇,不过,除了规定的时间外,教师得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自觉地进行工作,精神舒畅,不仅工作效率提高,心理压力和工作疲劳也得到缓解和释放。健康联合国卫生组织提出的关于“健康”的新概念是:“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消失,而且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宣言里把健康的内容扩展为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

6、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既要包括一般心理健康标准,又要体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概括起来,包含以下几点:1.对教师角色的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爱生、爱校、敬业、乐业,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2.具有健全的人格性格开朗,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有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学生观,为人师表,诲人不倦,信心坚定,意志顽强,顺境不傲慢,逆境不悲观等。3.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1)有正确的荣誉观、名利观。(2)交往中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3)能客观地了解和

7、理解别人,能够接受对方,包括对方的优点和缺点。(4)与别人相处时,正面态度多于反面态度,即尊重、理解、赞美、喜悦多于仇恨、怀疑、妒忌、厌恶等。(5)积极与他人真诚地沟通,懂得与同事合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4.能正确的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悦纳自我对自己的能力、优缺点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不随便拿自己跟别人比较。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现实与现实的关系。5.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活、心理和社会特点富有创造性的理解教材,选择教法,设计教学环节,使用语言,布置作

8、业,对层出不穷的教育方法能很快接受等。6.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1)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恰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反应适度,行为有序,安详稳妥地处理学校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突发事件。(2)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3)冷静处理课堂环境中的不良事件。(4)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对待学生。(5)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回家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