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哲学——值得实践的哲学

老子哲学——值得实践的哲学

ID:32571744

大小:57.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2

老子哲学——值得实践的哲学_第1页
老子哲学——值得实践的哲学_第2页
老子哲学——值得实践的哲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老子哲学——值得实践的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老子哲学——值得实践的哲学——浅读《老子》老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哲学家之一,他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安宁祥和而又奇妙的世界。老子晚年著书《老子》,阐述了“道”“德”“无为”“柔弱”等一系列思想,以致很多人认为老子思想是玄之又玄的,是空洞的,是消极避世的,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其实不然,老子的思想是可以实践的,而且是有利于我们处理问题,摆脱困境的实践。老子的哲学不仅仅是思想性的,更是可以指导实践的。现代社会,物欲横流,没有统一的道德标准,将离经叛道当作个性的解放。许多人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而如果我们可以从老子那

2、里获得行为的指导,这样的状况就会有所改观。老子哲学中有很多解决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一“俭”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俭”是老子人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结成部分。“俭”的内涵有两层,一是节俭、吝惜;二是收敛、克制。老子要求我们不仅要节约人力、物力,还要聚敛精神,积蓄能量等待时机。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另一方面还要克制过分的欲望与冲动。这对于我们生活奢侈浪费的改善和跳出过多欲望的束缚都是有指导意义的。“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如此说来,做到生活的俭朴,并不难办。极端的、奢侈的

3、、过分的,这些本来就是不可为的,顺其自然不去做。一个完美的人,并不在外形上的表露,而在内敛的力量的积蓄。收敛些、矜持些才会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魅力。在中学校园,随处可见奢侈浪费现象,而物质上的“俭”的思想就可以端正中学生的消费观念。然而对于奢侈,究其根源还在于欲望的放纵,攀比心理造成的。只有消除过度的欲望才能彻底解决问题。“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十二章》)太多的欲望总是使人心神昏乱,品行恶劣,而老子针对这些欲望提出了“知足之足,常足矣。”(《

4、老子·四十六章》)的原则。事物发展到极点则必变成其反面,即“物极必反”。所以为了使欲望不至于造成妨碍,我们就应该将其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收敛克制欲望,这样就不会造成危害了。做事情总要留有余地,否则就没有了上升的空间。做人也是如此。正如国术中的内家拳。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差别就在于内家拳的招势不用老,这样进可攻退可守,不会把破绽都暴露在敌人面前。以“俭”来为人,可使人“合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写不搏。”(《老子·五十五章》)如婴儿般无知无欲不犯众物。这样确可以清心寡欲,修养身性。然而,面对社会,却尚嫌不足

5、。二“慈”是处世的必要精神。人永远不是单单的一个个体,而必须要面对他人、面对社会。在个人主义的腐蚀下,有些人秉承“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处世原则,丝毫不关心他人的感受。将暴力当作勇敢;以冲动解决问题;不介意别人的鄙夷,甚至引以为傲。这些问题都出现在了我们的校园里。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自身与社会发展的。老子提出的“慈”字诀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老子·六十七章》)“慈”为德的本源,这是天地间的正道。履行正道,必能使别人亲近自己。相互和睦,万众一心,以致马到功成,所向披靡。虽说此理与孟子所说

6、的“仁者无故”相似,但老子之“慈”从根本上却不同于儒家之“仁”,老子着眼于天地,发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五章》)天地对万物是没有私爱的。儒家倡仁义,老子贵自然,天施地化,不以仁恩,春生不为仁,秋杀不为不仁,自然而已,所以老子要求“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五章》)矛盾的出现,很多时候是由于我们强迫别人以我们的方式来行动,而对方不赞同。这种心态是错误的。所以,对于他人,自然为上,不必苛求,不加干涉。这样“慈”的心态就解决了矛盾。“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三章》)的解决思路很容易被误解为厌

7、世的消极的方法。然而,梁启超先生说:“老子是一位最热心肠的人。说他厌世的人,只看见‘无为’两字,把底下‘无不为’三个字读漏了。”诚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表达的是“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清静经》)的道理。不加干涉万物,顺从规律作为,万物才能很好的进行生长发育。这绝不是消极无为,无所作为。而“无为”之“慈”也是这样。尊重别人,尊重规律做事才会减少矛盾的产生,并解决矛盾而最终成功。 行为处事恪守“慈”字诀,必能解决好人际关系,成就一番事业。但“其兴也悖焉,

8、其亡也忍焉”的历史周期规律却会使我们的筑起的高楼瞬间崩塌。所以,老子又给我们解决了“守业更比创业难”的问题。三“让”是最终成功的保障。社会总是进步的。尤其是当代这个知识经济大爆发的时代,各行各业推陈出新的速度迅猛。旧事物总是很快地被新事物所取代,而人亦如此。要想保持不落后,就要靠老子“让”的精神。“让”就是谦让,就是“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六十七章》)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