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玫瑰——劳伦斯

英格兰玫瑰——劳伦斯

ID:32572747

大小:57.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2

英格兰玫瑰——劳伦斯_第1页
英格兰玫瑰——劳伦斯_第2页
英格兰玫瑰——劳伦斯_第3页
资源描述:

《英格兰玫瑰——劳伦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D·H·劳伦斯:英格兰玫瑰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一生写有10部长篇小说、40余篇短篇小说,近千首诗和4部剧本,还有一些散文、游记和书信等。创作:早期:1906-1908年在诺丁汉大学读书期间;重要作品有:《白孔雀》(1911)、《逾矩的女人》(1912)、《儿子与情人》(1913)3部长篇小说;中期:《虹》(1915)、《恋爱中的女人》(1921)、《迷失的少女》(1920)3部长篇小说;后期:《亚伦的蒺藜杖》(1922)、《袋鼠》(1923)、《羽蛇》(1926)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4部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

2、1961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发起了禁书运动,在租用的一辆被称之为“淫秽书籍曝光车”所展示的不宜阅读的书籍中,《儿子与情人》被列在首当其冲的位置。《儿子与情人》的自传色彩:《儿子与情人》视角独特,对人性中隐秘的“恋母情结”进行深刻、形象地挖掘。一般认为,小说中的儿子保罗就是劳伦斯的化身,而莫瑞尔太太就是劳伦斯的母亲莉蒂娅,保罗的女友米丽安就是劳伦斯的初恋情人杰茜。《儿子与情人》中的爱情模式:劳伦斯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对《儿子与情人》中的三种女性爱情心理模式进行描述。精神模式,此模式对本能的欲望进行抵制和轻视。肉欲模式,这种心理会放纵她们自己个人的本能的欲望而又忽视了灵魂的交流。情结模式,这种模式对某

3、个东西或某一种感情显示出一种极端的态度。作品影响:《儿子与情人》第一次把社会批判和心理探索这两个主题真正结合起来,并开始形成作者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劳伦斯通过对三种女性爱情心理模式的分析,阐述其局限性,揭示健康自然的女性爱情心理,对于成就完整的生命及追求中女性的成功有重要作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西方十大情爱经典小说之一。《查》内容及主题:克利福德·查泰莱爵士;康妮;梅勒思小说充分展示了人类文明与生命欲望、自然本能的冲突与抗争,深化了作者此前创作中关于人与文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主题。小说赞颂了人性的复归,并以此作为向工业文明的反抗。《查》的象征

4、性:查特莱爵士:丧失性能力象征着他所代表的依靠机器和人民劳役来获得富裕生活的阶级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其道德和精神也随之枯竭;梅勒斯:象征着生机勃勃、富有创造力的大自然生命,是劳伦斯心中的理想人物;康妮的回归意味着生命的苏醒;机器和工业生产只能冰冻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关系,只有自然的力量才能使人类社会重生。《虹》:长篇小说《虹》是劳伦斯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一家三代人的生活经历,描写了英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虹》梗概:第一代人的生活带有田园诗的色彩,同时也预示古老文明即将结束;第二代人精神的苦闷和呆滞的目光,是令人窒息的工业化社会的最好注解;第三代人的探索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表

5、达了人们要冲破狭窄的生活圈子,渴望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活。人物形象:第一代:汤姆·布兰文和丽迪娅的婚姻,突出体现了在新旧价值观的冲突及在自然精神的基础上达到和谐的过程。汤姆被雄心勃勃的母亲送到语法学校受教育,唤醒了他对奇怪而又神秘的事物的好奇心。吸引——结合——对抗——和谐“发现”第二代:安娜和威尔的婚姻是现代畸形家庭中两性关系的写照;他们的婚姻是一个互相企图征服对方的过程,最后带来的则是机械麻木的家庭生活。安娜:自幼对陌生环境就充满了憎恨、孤傲、自信、旺盛的精力,还有强烈的征服欲,这是她后来家庭悲剧的重要原因;婚后与威尔的结合限制了她精神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向现实社会妥协、平庸的女人。威尔

6、:性格软弱,缺乏独立完整的自我意识,他一方面想主宰安娜,又不得不依赖安娜,以此来维持内心世界的虚假平衡;他的懦弱、寄生的性格是造成安娜平庸的重要原因。通过两人的婚姻,劳伦斯提出了在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的自然精神的退化和畸形的婚姻对人的创造力的戕害。第三代:厄秀拉和斯克里本斯基的婚姻是整部小说中最富有启发意义的部分。厄秀拉是一个独立的、执着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不能忍受任何压抑和束缚的、渴望得到新生的现代女性,既反对封闭、狭隘的传统生活,也不满工业化社会所带来的污浊气息。她的生命与自然精神是融为一体的,是大自然的女儿。《恋爱中的女人》:以英国小说中没有先例的热情与深度探索了有关恋爱的心理问题

7、,代表了劳伦斯作品的最高成就,因此它同《虹》成为了现代小说的先驱。1、主题两性主题是这部小说的核心主题。在这部作品中,劳伦斯真正深刻地触及了现代人两性之间的灵魂所在:爱与自由本质的和谐问题。劳伦斯通过两对男女的离合,进一步探索在荒芜冷漠的工业社会里建立人与人之间完美关系的可能性。2、《恋》中两性关系模式厄秀拉和伯钦:爱+自由本质古特伦和勒尔克:自由本质+情人式的男女组合杰拉尔德:感官之爱+工业意志赫米奥恩:感官之爱+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