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4中考说明》(董福春)

解读《2014中考说明》(董福春)

ID:32573972

大小:51.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2

解读《2014中考说明》(董福春)_第1页
解读《2014中考说明》(董福春)_第2页
解读《2014中考说明》(董福春)_第3页
解读《2014中考说明》(董福春)_第4页
资源描述:

《解读《2014中考说明》(董福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题型示例”解读《2014考试说明》董福春“求变”,这是自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后浙江省初中学业考试的一个重要导向。变什么,从哪里变起,变化有多大,该如何适应这种变化,这是我在解读《2014年浙江省初中学业考试说明》时的思维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同组其他几位教师已经对“考试范围和要求”、“考试形式”以及“考试目标”等内容做了非常详细的解读分析,我就选择从“题型示例”这一板块谈一谈我的理解,也结合九年(8)班的具体学情,对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具体措施做简要的规划。《2014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与中考试卷相一致,按照“语文

2、知识积累和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写作”分成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最突出的变化是加入了解释常见文言词汇积累的两个示例。[例4]直接要求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例5]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常用文言实词基本释义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这个要求以前是从属于古诗文阅读的。编者的意图应该是尝试把常用文言实词以一种常态的“积累”方式成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将这部分词汇与现代文的常用词汇融合起来,成为学生语言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就是引起学生对学习古代汉语的重视。我想,对我班乃至我校学生来说,这个变化没有增加任

3、何的难度或负担,相反,因为我校一贯重视古诗文的诵读及文言词句的积累,这样考查或许会成为我们的一个小小的优势。我们当下要注意的无非两点:一是按往年的常规,以过关检查的方式将六册34课的课内文言文进行一次比较彻底的复习;二是针对语文相对薄弱的边缘生,要做好一对一的辅导,确保这部分分数“照单全收”。汉字的考查方式与去年有所不同,[例1]是传统的根据拼音写汉字,[例2]不是简单地正误选择,而是要“根据语境和拼音填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拼音题是我们温州地区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一直以来只有按音写字,而未有给字注音,所以能否在今年中考

4、中出现这样的题还存有疑问。不过,有备无患,我们备课组已经在2月18日进行了研讨和分工,把六册语文课本“读一读写一写”的内容逐一进行过关检测。这样做主要是根据温州市去年到今年的复习研讨会、中考质量分析会等传达出来的信息,希望按照新的课程标准识记3500字的要求,具体落实在日常语文教学当中,而以课文所录的生字为主。这部分准备相对容易一些,主要是在检测过程中加强对边缘生的指导即可。古诗文名句填空相对去年“简化”了,[例3]没有了“8+2”的选做模式,而以直接默写和语境默写两种方式合起来考10分,并且直指“名句”,目标更明确,难度有适当的

5、降低。从前面进行的几次考试来看,这部分的失分特点是:无谓失误多于识记障碍,“会的没写对”现象突出,形近字同意字的干扰还存在,张冠李戴的情况也经常出现,而且集中在同一两个句子失分的情况不多,失误现象往往分散在不同的题目里。因此,个性化的“错题集”、“纠错本”是大有用处的,可以建议学生把自己易错的名句整理起来,单独强化记忆、书写,集中全班进行的名句过关可以考虑从简或省去。现在难度较大的两个问题出现在“名著导读”和“综合性学习”上。[例6]、[例7]两个名著阅读的示例,都把关注点聚焦在名著的细节阅读上,这恰恰是学生最薄弱甚至是积累缺失的

6、地方。上次月考关于《水浒》的两个细节(“宋江怒杀阎婆惜”、“晁盖曾头市中箭”),学生失分非常严重。所谓“知者不难”,读过原著,哪怕是看过相关影视剧的,写起来非常容易。反之,没有读过这些内容的,写起来就五花八门不知所云了。这情况是很可怕的,因为各种原因,很多学生真心没有接触过这些原著,有些细节也就一无所知了。比如[例6]中提到的武松手中的武器,[例7]中哪些情节与原著“有出入”,都会成为学生考试的难点。攻克难关的思路有两条:一是大量引入相关练习,把近两到三年全国各地对名著细节的考查题搜集整理后,反复训练以达到“速成”的效果;二是在老

7、师的引领下,将六册书中的名著重新梳理,将主题、人物、评价及引述部分的情节最典型之处整理出来,加深印象,如果有时间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让学生尽量对这些名著的内容、经典的片断有所了解。8、9、10三个示例都属“稍难题”,难就难在运用和表达。赏析对莫言的报道专栏,虽是时下热点,但真要说出点“道道”来,却是要对莫言及其作品、事例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行。图文结合的考查思路并不新,但对表达的严密、简洁的要求还是有些难度的,需要平时多加练习。而陈述投票理由、介绍主题名曲之类的应用题,理清思路、把握重点是得分关键。对九(8)班的大部分学生来说,能

8、说清大致内容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是陈述的习惯,要想在这部分拿到“满分”,就必须在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方面多下功夫。《考试说明》详细列举五篇阅读作品来解读现代文阅读的9个能力考查点,分别出自2013年宁波、温州、衢州、舟山和2012年宁波的中考试卷,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