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路走来一路读》有感

读《一路走来一路读》有感

ID:32575188

大小:47.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2

读《一路走来一路读》有感_第1页
读《一路走来一路读》有感_第2页
读《一路走来一路读》有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读《一路走来一路读》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读《一路走来一路读》有感很早之前就有朋友向我推荐了林达的书,尤其是这本《一路走来一路读》,趁着这个暑假有空,我便静下心来好好读读这本书。这是作者林达的一本关于美国、欧洲的风土人情、历史、文明和社会的书。作者用他轻松简洁的创作风格,对美国及欧洲几十个著名的城市与乡村、人物与事件做了贯穿历史的透视,以轻松的阅读来深刻理解欧美的历史和文化。林达写作的本身就是一个风光无限的旅程——知识与思考、智慧与大度造就了善于观察和阅读的眼睛。随着作者的引领,一个个发生在异国的故事透射出了历史文化、战乱风云、文明发展和社会演变的信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新境界

2、徐徐展开。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我读完《一路走来一路读》,那就是“平静轻松中的震撼”!“平静轻松”是因为作者的笔触、全书的基调;“震撼”是来自于读完此书后对美国实实在在的精神的仰慕和赞叹!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国家,开拓初期的日子里,又惟求能速速安顿,因而村镇都因陋就简,也就始终少有东方和欧洲的巍峨古迹,可是,美国也有它特别的韵味。它的开拓者中有一批来自欧洲的思想者,他们从欧洲传承的思想,到了北美的荒原上,褪尽精美修饰,却有了实实在在的精神。一、小镇文化最初的美国移民,基本上都是逃难来到美洲大陆的。美国地大物博,在一个个小镇上构建了自己的家园,结

3、成了一个个社会群体,承载着年轻的美国文化。可以说小镇、社区是美国最小的社会单元,民主自治在这里得以实现和开展。虽然城市化和越来越多的移民积聚了大量人口,但是美国的小镇依然生命力旺盛。随着作者行驶在美国的小镇,并回顾它的历史及文化,每一个故事都装在一个小镇上,这些故事与历史就形成了美国的根基。因为,美国的精华都汇聚在这些小镇了,这里有美国强大的基础——思想。昆西,是一个美丽的小城,也是一个人名。因诞生在昆西小镇,就由同样诞生在这里的父亲,给他取了这个名字,他们父子又使得小城名扬美国,他们是美国历史上很少出现的父子总统——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

4、当斯和第六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独立宣言》的两位催生者、美国政治理念的两位奠基者约翰·亚当斯与托马斯·杰弗逊两人在美国革命期间认识,由相互影响到相互憎恨再到后来的相互理解,离职后在各自的家里,用笔和信纸在十四年的春秋通信,回顾了他们那一代革命者破天荒的经历。两位总统用十四年里的158封信,开创了美国总统离任后用回忆录形式阐述理念、总结经验,为后代留下政治遗产的传统,并重续了他们之间伟大的友谊!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小镇莱克辛顿,却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李将军的归葬之地。在南北战争时期,他成为南方联邦的总司令。四年的浴血奋战,南军将士在战略上已

5、经处于劣势。为了南方人民的安危,他向北军总司令格兰特将军签字投降。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为了民众,不惜担负降将的罪名,要知道他早已功成名就,要知道他也是一个坚强的军人。自古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一旦投降,作为叛乱首领的身份就盖棺定论。当他去见格兰特将军的时候,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会作为叛国者被吊死在绞刑架上,可他却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其实,他若选择游击战战略,说不定南军还有很大的胜算,但是这样肯定会导致军人对平民的战争暴力,会使正义离开这个民族。所以,哪怕不被理解,不被原谅,被后代唾弃,李将军还是无私地成全了和平的事业。在这个民主自由独立的国家

6、,之所以有这样的精神,跟有着这样无私的伟人也是有一定关系的。类似这样,每一个不起眼的小镇承载着的却是一段厚重的历史,每一个平静的小镇后面却是一个个伟人和构成美国民主法治的基石。二、历史的敬仰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美国从建国到现在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可是美国对历史的保护与尊重把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甩的望尘莫及。每个大国都有自己顶尖的博物馆,法国有罗浮宫,英国有大英博物馆,俄国有冬宫,我们中国有故宫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无一例外地是当年皇室的遗产,那里面是几百上千年的

7、精华积淀,不是光还钱就能建得起来的。美国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没有王室遗产这一说,在艺术收藏上就先短口气。可是,你要是跟美国人这么说,他们在点头承认的同时,或许还会悠悠地回你一句:“不过,我们有斯密松宁,他们有吗?”斯密松宁博物院系,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系统,始建于200余年前。200多年前,英国的贵族斯密森死后留下一笔巨款,称捐赠给美国,用于对人类进步和有利的事业。美国政府接受了这笔钱后,决定兴建以其名字命名的博物院。之后,不断有美国的富商参与到这个事业中来,所以形成了今天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博物院系,有工业馆、历史馆、美术馆等等,几乎囊括了

8、所有人类文明。让我惊叹的不是博物院的规模宏大,而是200多年前的美国社会精英就有这样的博大胸怀,这样崇高的思想境界。而且英国政府能依据法律,遵守死者遗嘱的规定,同意将巨款移交美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