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含义和作用

问题的含义和作用

ID:32577859

大小:52.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2

问题的含义和作用_第1页
问题的含义和作用_第2页
问题的含义和作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问题的含义和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2008年的中考试题来看,此类题目的主要题型有三个: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3.评价标题的好处。一、分析标题的含义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如人教版七年级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标题的表层含义是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是父亲的去世。再如《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标题的表层含义是他们最后倒下的姿势被固定在废墟里,深层含义是他们壮烈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永驻人们心中。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

2、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比如“变色龙”的字面意义是一种善于变色的蜥蜴,而契诃夫的《变色龙》中的“变色龙”是比喻像变色龙一样的奥楚蔑洛夫。再如2008年四川眉山卷《拔掉那颗蛀牙》一文的标题“拔掉那颗蛀牙”并不是写拔掉生病的牙齿,而是用标题来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告诉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学会去爱,付出爱,才能健康、快乐、幸福。二、分析标题的作用要了解标题的作用有那些,我们不妨来看看几篇课文。《藤野先生》——表明写作对象,《智取生辰纲》——关联主要情节,《羚羊木雕》——贯穿全文的线索,《心声》——透露情

3、感主旨。此外还有含蓄寓意,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如2008年江苏南京卷的《田野上的白发》中的“白发”:(1)“白发”是全文的叙事线索;(2)“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表明写作对象);(3)敲盆赶鼠、跪着插秧时的“白发”,突出母亲的辛劳(关联主要情节);(4)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对母亲怀念(透露情感主旨)。另外,设题类型中的“标题好不好?能不能换另外一个”这类考题实际上也是在考查标题的作用。但是要按照要求来答:第一步,表明观点(如:不可);第二步,说出理由(围绕标题的作用);第三步,说出改后的标题的不足。如2008年浙江绍兴卷《一只土碗》的第

4、8题,参考答案:不可。理由是:(1)“一只土碗”作为小说线索,情节围绕它展开;(2)以“一只土碗”为标题,寓意含蓄,可以引起读者兴趣;(3)以“转变”为标题,过于直白,不够含蓄。总之,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标志,它常常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联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  题目含义理解题能快捷、准确地考查出学生领悟作品内涵、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类试题多以简答题形式出现,考查的角度有:标题的深刻含义;拟写标题;分析多义;理解深义;题眼展现等。文章的题目,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信息,一般来说,它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我们有所启迪

5、,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1.理解标题与主题的关系。文章的标题与主题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①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主题,所谓标题即主题。这类文章以议论文为多。近几年的中考,议论文阅读考查题中尚没有出现标题含义理解的题目。②有的文章标题形象地暗示主题。③有的文章标题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深思,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后两类文章以散文和小说居多。  2.透过表象,善于联想。散文、小说的标题往往不像议论文、说明文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很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因此,其标题除了有它的表层意思之外,还有更为深层的含义,即它的比喻义和象征义。理解标题的含义也就是要挖掘标

6、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3.整体感知,善抓点题句。阅读文章要有整体感知的能力,在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前提下,才能提炼出文章的内涵。文章的标题不是游离于内容之外的,而文章中的点题句又是理解含义的钥匙。用点题句去印证标题含义,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之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