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教师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职业理念

青海教师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职业理念

ID:32578486

大小:111.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2

青海教师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职业理念_第1页
青海教师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职业理念_第2页
青海教师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职业理念_第3页
青海教师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职业理念_第4页
资源描述:

《青海教师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职业理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青海教师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职业理念(二)  模块三:职业理念  考点六教师职业的性质  与医生、律师一样,教师职业属于(  )。  A.从属职业  B.社会职业  C.私人职业  D.专门职业  【答案】D  【考点归纳】  教师职业的性质:(1)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考点七教师的职业角色  一般来说,教师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  )。  A.服务者  B.示范者  C.课堂活动的管理者和推动者  D.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者 

2、 【答案】A  【考点归纳】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考点八教师劳动的特点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一般来说,教育的影响往往不能马上就显露出来,教师的劳动效果最终要在学生参加独立的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答案】D  【考点归纳】  1.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

3、:劳动对象的差异性;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2.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3.示范性  教师的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长期性  教师的劳动不是一种短期见效的行为,而是一种具有长期性特点的特殊劳动过程。首先,人才培养的周期长、见效慢;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会随着学生学业的结束而消失,而是会在学生长期的实践中更趋于完善和成熟

4、。  5.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  教师的劳动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同时,教师的劳动成果又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协调好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环境,特别是处理好自身与教师群体的关系,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业务水平。  考点九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答案】D  【考点归纳】  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素

5、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身心素养。其中,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考点十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新教师一般处于关注(  )阶段。  A.学生  B.情境  C.生存  D.课程  【答案】C  【考点归纳】  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  2.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时,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

6、。  3.关注学生阶段  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考点十一终身学习的意识  (  )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A.丰富的知识  B.适应社会的能力  C.终身学习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D.创新与实践  【答案】C  【考点归纳】  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最早提出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将之真正概念化和体系化的代表人物是保罗·朗格朗。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

7、习过程。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基本生存素质,教师必须不断强化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终身学习应该成为现代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文章来源:中公青海教师考试网(http://qh.zgjsks.co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