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期中1-5单元练习

高二历史期中1-5单元练习

ID:32580057

大小:142.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2

高二历史期中1-5单元练习_第1页
高二历史期中1-5单元练习_第2页
高二历史期中1-5单元练习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期中1-5单元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二历史期中练习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A.百家争鸣B.独尊儒术C.维新变法D.五四运动2.某村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蔽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一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你认为老人的言论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①儒家       ②道家    ③墨家      ④法家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汉武帝创建太学,代表着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方向。某班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给汉武帝创建的

2、太学命名,下列名称比较准确的是()A.汉朝中央政治学院B.汉朝郡国联合大学C.国际孔子学院 D.儒家师范大学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5.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哪一项观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C.保天

3、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6.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7.2010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引用了古人的一句名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用以明志。与这一名言出处作品属于

4、同一艺术风格的小说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8.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9.有人

5、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二步”。对这句话判断正确的是()A.事实正确,观点错误B.事实正确,观点正确C.事实错误,观点错误D.事实错误,观点正确10.下列论述的基本观点倾向于近代维新派的是()A.“夫不可变者有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B.“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固,在人心不在技艺”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D.“君权与民权合者情意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也”11.康有为认为:要

6、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④提倡学习西方人文职业教育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④12.以下是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得出的推论是()介绍马克思主义西方习俗礼仪国事要闻文章数量(篇)36530A.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

7、的一股强大思潮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C.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D.《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13、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时代因素是A.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B.孟子“性善论”的影响C.法家思想D.董仲舒新儒学地位的确立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出现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趋势B.佛教道教开始取代儒学的地位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以虚构内容为主15、“自宋以

8、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