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ID:32580637

大小:12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2-12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_第1页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_第2页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_第3页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_第4页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北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当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犹如翘首远眺一座巨大的山峰,可从中发现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但它同时也给宋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有因有革,从而创造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诗。谚云“极盛之后,难以为继”,宋诗的创新具有很大的难度。以题材为例,唐诗表现社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宋人很难发现未经开发的新领域,于是他们在唐人开采过的矿

2、井里继续向深处挖掘。宋诗在题材方面仍有成功的开拓,主要是向日常生活倾斜。琐事细物,都成了宋人笔下的诗料。比如苏轼曾咏水车、秧马等农具,黄庭坚多咏茶之诗。有些生活内容唐人也已写过,但宋诗的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比如宋人的送别诗多写私人交情和自身感受,宋人的山水诗则多咏游人熙攘的金山、西湖。所以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在艺术上,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宋人惨淡经营的目的,便是在唐诗美学境界之外另辟新境。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

3、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宋代诗坛还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既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也是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

4、宋诗终于与唐诗成为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正如缪钺所云:“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钱钟书则云:“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宋诗与唐诗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成为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选自莫砺锋《宋代文艺高峰的启示》,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诗让宋代诗人仰望,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典范,更多的是带给其沉重的心理压力。B.宋诗对唐诗的创新体现在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这种特征使宋诗具

5、有平易近人的优点。C.宋代诗坛追求平淡为美,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所以他们分别有畅达与瘦硬的风格。D.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唐诗终于和宋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二段论证宋诗相较于唐诗的创新时,从宋诗的题材和选材角度两方面进行论证。B.文章第三段论证宋代诗人刻苦钻研,终于在诗歌领域另辟新境时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C.文章第四段分析苏轼和黄庭坚对各自偶像的推崇之处,是为引出宋诗“平淡”的内涵。D.文章末段引用缪钺和钱钟书的话,是证明唐诗有丰华情韵的特征,宋诗以平淡为追求。3.根据原文内容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宋诗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重要条件是宋代诗人在对唐诗的继承中有创新。B.唐代诗人普遍不写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细物,会以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为抒情主人公。C.一些宋代著名诗人有相对唐诗而言新生的风格特征,那是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D.宋代诗人追求的“平淡”不同于现在通常所说的“平淡”,前者包含了“雕润绚烂”。(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讲述独一无二的童年故事1954年1月9日,曹文轩出生于江苏盐城县秦南镇龙港村。龙港村是水乡,周遭沟河纵横,房前房后多是水。生活在水乡的曹文轩

7、自小看到的尽是弯弯曲曲的小河,听到的尽是赶船人“吱吱呀呀”的摇橹声、渔人“噼噼啪啪”赶鹰入水声和老式水车“泼刺泼刺”的转动声,嗅到的尽是水中植物交织混杂的味道,于是只要一提笔,都要写到水——水的湿润、水的柔和、水的灵性。这让他的文字独具诗情画意的美感。龙港村属乡野,民风淳朴,人心向善,曹文轩从小就沐浴在爱如暖阳般的氛围里。他的父亲,从不棍棒相向,只周最朴实的话语循循善诱。有一次,他跑到离家八里的邻村看电影,回来时已是深夜,饿得难受,可又懒得动弹。父亲就说:“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他回忆说,父亲的那几句话奠定了他一生积极的生活态

8、度。他的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