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

ID:32580911

大小:29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12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_第1页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_第2页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_第3页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_第4页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邢台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带钩,即挂钩,又称“犀比”,是古代人们用于服饰中挂钩的器物,类似今天我们的皮带卡,材质种类繁多,有铜、金、银、玉、石等。它由钧首、钩身和钩钮三部分组成。钩首用于钩连,钩钮则起固定作用,形制也是多种多样:钩首有龙首、螭首、马首、禽首等;钩身有长条形、S形、方扁形、椭圆形等。带钩的发展历史悠

2、久,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秦汉以后广为流行,先秦《诗经·曹风》中有“淑人君子,其带伊丝”的记载,西汉《淮南子·说林训》中提到“满堂之坐,视钩各异”。带钩本质就是现今的纽扣,它是我国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服装上不可缺少的配件。带钩随着服饰的演变而发展,对推动我国服饰的改革、发展都发挥过重大作用。我国纽扣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还表现出它的材质美、造型美、装饰美,在服装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体现了服饰文化的独特风格与魅力。如何来鉴别玉带钩,那就得从我国历代玉带钩的发晨特征说起,因为从早期开始,玉带钩的形制和纹饰大都经历了从简

3、单到复杂、从素面到纹饰、从粗糙到精致的发展过程。如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带钩,短而宽,正面呈长方形,两端下卷,一端两侧对钻而成的圆孔,另一端卷成弯钩形,素面。这是我国玉带钩的初始状态。至春秋战国,玉带钩形制有所发展,这时的玉带钩已具备钩首、钩身、钩钮三个部分,而且因为这时衣着形制发生重大变化,开始出现上衣下裳连为一体的服装。这种服装制度的改革,给带钩的使用与流行带来了契机。秦汉时期的玉带钩,制作开始讲究,刀法简朴大气,琢磨精而细膩,紋饰开始多变,钩首颈部渐细长,钩身宽而略薄,钮端多呈扁平状的椭圆形,钩首着力突出禽鸟或兽的动态美感,同时出现浅浮雕

4、卷云纹,钩身出现琵琶形。唐宋时期玉带钩,早期仍带有汉代遗风,钩首开始出现禽鸟形、兽面形,但纹饰简练,多浅浮雕,钮多矮圆饼形。至元代玉带钩,钩首多为浅浮雕龙纹、花卉纹,而且龙纹钩首多瘦长、扁薄,龙面额平整,钩体多雕有螭纹、荷莲纹及花卉纹等,钩体略大,钩钮多贴体背,钮端多扁圆形。明代玉带钩较元代复杂,流行龙纹钩首,龙头短宽而激昂,嘴张开,大眼凸现,给人以凶悍威猛之感。直到清代,玉带钩开始由实用器向玩赏品转变。这时注重选料精良,玉质皆上乘,数量繁多,采用浮雕、透雕等技法,精益求精,钩身纹饰多样,构图精美,这成为清代玉带钩总体特征。这时除龙首外,还有兽首、

5、禽首等等,其纹饰更是丰富多姿,大量融入了反映人们渴望的纹饰。(摘编自宋康年《从玉带钩谈古代服饰的演变发展与鉴定》)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玉带钩的形制和纹饰完全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素面到纹饰、从粗糙到精致的发展规律。B.秦汉时期的玉带钩,开始出现浅浮雕的技法,唐宋元延续,直到明清时代,玉带钩才采用浮雕、透雕等技法。C.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带钩已具备钩首、钩身、钩钮三个部分的结构,开始出现上衣下裳连为一体的服装。D.清代以前,玉带钩在不断发展完善中注重其实用价值,到了清代,玉带钩已经失去其实用价值。2.下列对原文论证

6、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从定义、材质、结构、作用及形制等方面总体论述带钩,使读者对带钩有全面的了解。B.文章第四段先提出如何来鉴别玉带钩的问题,然后阐述我国历代玉带钩的发展特征,并举例进行佐证。C.文章最后一段将明清两代玉带钩与元代玉带钩进行比较,着重论述明清钩首上的变化较元代复杂。D.文章整体采用由总到分的结构形式,简明扼要地论述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代的玉带钩的发展变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淑人君子,其带伊丝”,说明带钩在秦汉以后广为流行;“满堂之坐,视钩各异”,说明带钩的发展历史悠久。

7、B.带钩的本质即为现在的纽扣,它既有钩连固定作用,也起到装饰的美观作用,体现了服饰文化的独特风格和魅力。C.清代的玉带钩材质上乘,技法精益求精,构图精美,纹饰中融入了人们的意图,这反映出玉带钩由实用品向玩赏品的转变。D.服装制度的改革,给带钩的使用与流行带来了契机,同时带钩对推动我国服饰的改革发展也起到过重大的作用。(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青春余梦孙犁我住的大杂院里,有一棵大杨树,树龄至少有七十年了。它有两围粗,枝叶茂密。经过动乱、地震,院里的花草树木,都破坏了,唯独它仍然矗立着。这样高大的树木,在

8、这个繁华的大城市,确实少见了。幼年时,我们家的北边,也有一棵这样大的杨树。我的童年,有很多时光是在它的下面、它的周围度过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