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第一朵杏花说课稿

[指导]第一朵杏花说课稿

ID:32584980

大小:67.4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3

[指导]第一朵杏花说课稿_第1页
[指导]第一朵杏花说课稿_第2页
[指导]第一朵杏花说课稿_第3页
[指导]第一朵杏花说课稿_第4页
[指导]第一朵杏花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指导]第一朵杏花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朵杏花》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第一朵杏花》的第2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5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我先来说第一个板块说教材《第一朵杏花》选自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第(2)篇课文,本单元主要是以诗歌体裁为主。文章脉络清晰,主要讲了我过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二、第二个环节说教学目标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本课的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和技能,

2、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子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且分角色的朗读课文。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从竺可桢掌握气候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学习他对待科学一丝不苟的态度。教学重难点: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依据教学目标的任务和小学4年纪学生的特点,我将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紧扣课文语言文字,抓住关键句子,着重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第三个环节说教法和学法教法上: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4年级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

3、法、探究法、引导法••)等教学方法,重点突出朗读教学,配合现代教学手段,通过以读代讲、以读促学使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为学生的课堂。第四个环节说教学过程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大板块进行:第一个板块:初闻杏花,感受情趣美。着名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始是成

4、功的一半。1、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出示娇艳的玫瑰,富贵的牡丹等图片,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2、随后出示一株淡淡的杏花,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杏花的课文,第一朵杏花。师生共同齐写板书。第二个板块:初读课文,触摸文字美。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时,引入新课后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一步,基于此,在导入新课后我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朗读课文,同时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并且把自己喜欢的语句用笔划下来。第二步,指名读最吸引自己的那部分内容。(1)进行识记教学。读完之后

5、师生共同解决本课的拦路虎。我主要釆用自由读、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读生字。(2)在学习完本课的生字之后,教师引导,示范写字。首先我会再事先画好的田字格内书写株、确两个汉字,分析他们是左右结构,书写是要注意左窄右宽。然后,让学生自主练习描红课后练习。第三步,最后我让学生再次默读全文,然后交流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本环节安排了“三读”,一次有一次的要求,一次有一次的目的。在读中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在读中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为后续的研读.感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个板块:品读课文,初识竺可桢。思考: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

6、间?(一年前,一年后)并以此为切入点走进文本。(一)第一次看杏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第1…5自然段)1.自由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画一画,品一品,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读一读、议一议,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2、重点学习第3小节,抓住关键词,体会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3、在充分的理解基础上,釆用分配角色朗读。四人小组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二)第二次看杏花,发挥想象,入情入境1、这一部分大多数内容都是对话,重点放在对话朗读,请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体会人物的感情、语气,想象之后,给句子加上提

7、示语。2、理解“郑重”的意思?思考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板书:一丝不苟](三)、抓住关键词语,点明中心1、投影片出示最后一段。2、分小组讨论交流竺可桢取得成就的原因。3.老师总结“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板书:精确观察]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四、深化主题,总结迁移1、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通过总结,可以促进学生对一堂课的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