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

ID:32589111

大小:76.0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13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_第1页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_第2页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_第3页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_第4页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初以欧洲为主要地域产生的一股哲学思潮,是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资本主义变化、探寻西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结果。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由于在实践需耍、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历史条件、民族特点等方面存在不同,在表现内容与形态、体系化与方法化、客体化与主体化、解释世界与批判世界、政治化与学院化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西方马克思主义虽然存在各种不足和缺陷,但其所提出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哲学,以及对资本主义现实问题、对科技异化的关注等值得我们深思,其不拘于固定框架结构、汲取新的研究成果,以敏锐的眼光观照未来的探

2、索精神和思维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科技异化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初以欧洲为主要地域产生的一股哲学思潮,是在反对教条主义中与西方各种哲学流派结合发展起来的一个流派。我国系统地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从徐崇温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开始的,现已有30多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也变得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国内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也引起了诸多争论。总的来说,我国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既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也存在着不足,如缺乏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所处历史环境的整体把握

3、,更多的是主观上的先入为主,缺乏客观的分析;长期停留于流派上的研究,缺乏专题性的、深入内部的研究,难以找到唯物史观的切入点[1]。本文拟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析,为马克思主义寻找新的理论生长点,以期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在世界的多种马克思主义流派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比较大的流派。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虽然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逐渐扩大的,但其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便形成了。从时间的线索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阶段。fan【】第一阶段:对中、西欧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反思。卢卡奇、科尔施、葛兰西

4、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葛兰西的《狱中札记》等,被看作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卢卡奇强调的总体性思想的前提是认识“现代”,认识到无产阶级革命虽在俄国取得胜利,但在中、西欧遭到失败并转入低潮。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虽然在观点上各异,侧重点不同,但都强调了无产阶级意识的重要性。例如,卢卡奇⑵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在西方失败的原因是无产阶级意识发生了危机,过分信赖经济条件决定革命成败,将革命看成是自然进化,将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纯科学”,讲客观不讲主观,认物不认人,强调经济忽视辩证法、哲学;科尔施⑶提出重建马克思

5、主义哲学,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中人的主体概念、主客体之间历史的辩证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中、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低潮,需要马克思主义者从新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重新审视。卢卡奇、科尔施、葛兰西等的理论代表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新问题、新环境、新形势进行新探索的迫切愿望。第四阶段: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以电子科技为主要标志的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生产设施越来越自动化,工人阶级的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一系列变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向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当时将目标转移到对资本主义社

6、会的批判上,认为当时的资本主义是“富裕社会”,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但危机根源仍然存在,矛盾环生。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过程中离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越来越远,虽然认为社会革命是必要的,但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很多基本原理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将剩余价值学说、工人阶级是资本主义掘墓人、阶级斗争理论等摒弃,在总体上同传统马克思主义针锋相对,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提倡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学说相结合。此时关于马克思主义更多是从学术上进行理论探讨,而革命运动则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弃儿”。第五阶段: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二战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是以学者为

7、主,即使是共产党员也是远离权力中心而单独进行理论研究,并没有通过组织和政党实践其学术思想。196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新左派”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特别是1968年爆发的“五月风主义,也不赞同十月革命模式,而是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例如,西方马克思主义所揭露的“生活富裕,人性丧失”等现实生活写照引起了人们的共鸣,极左思想更是迎合了个人主义狂热的青年知识分子的主张。此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虽然不能算是革命的指导思想,但其对工人运动所发挥的引代表了“新左派”理论的现实实践。“新左派”既反对资本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第六阶段: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