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文综教研组年教研计划

2012-2013文综教研组年教研计划

ID:32594580

大小:58.0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3

2012-2013文综教研组年教研计划_第1页
2012-2013文综教研组年教研计划_第2页
2012-2013文综教研组年教研计划_第3页
2012-2013文综教研组年教研计划_第4页
2012-2013文综教研组年教研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2013文综教研组年教研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综教研组2012-2013年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回顾今年下期的教研组工作,总的来说,文综组在人员变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坚持实事求是、务实稳健的方针下,继续以常规教学为中心来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较突出地体现在以下方面:1.大胆走出去,虚心学习。本教研组在本期大胆鼓励“走岀去”,多看多闯多参加外面的教研活动和各项比赛,已经成为文综组多数教师的共识,并且已经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2.常务为中心,学生较满意。本教研组多数教师的总体工作风格是重视常规工作,在常规课堂教学方面比较务实,三个年级学生对文综教师的课堂总体比较满意,

2、对文综课堂有比较积极的情绪,部分教师在学生当中得到学生高度的喜爱,成为学校师生关系当中的“润滑剂”,推动了学校“阳关教育”品牌的打造。3.潜心读书籍,科学钻教研。本组教师的专业阅读氛围相对较好,教研组内初步形成了一个以读书为专业发展重要途径的基本群体,推动了所在备课组的业务提高。4.资料重质量,题目重积累。以考学稿为核心的校本资料编写继续坚持积累、改造,得到学校的肯定,质量相对较高。部分备课组在高考题库、会考题库的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为校本资料的编写打下比较好的基础。本组的工作当中也存在以下困惑于不足,是需要在来年当中

3、寻找改进的方案的。1.贯彻多学少讲方针仍然处于学校各教研组比较后进的状态。2.常规教研工作开展缺乏主题性,尤其对于三个备课组如何共同开展有主题的教研活动仍然缺少了解。3.教师之间前进速度不同,差异有所扩大,4•备课组之间协同仍然不够,尤其体现在导学课竞赛上,“内战”成绩不如“外战”。1.教研组长领导意识不足,特别是对本学期中途新近教师的系统培训不足。2013-1-82012年下期舲舫中学九年级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刘焕玲木学期木备课组成员积极完成学校的常规工作,例如开学初教学计划的订立、期中、期末考学稿的编制、考试双向细目表的

4、填写、导学课比赛等。此外还努力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学习新课标,树立教学新观念在这个学期,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我始终把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放在教学教研的首位。本学期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学习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等。通过定期的经常性的学习和交流,我对新课标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教学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教学水平教学理论也有了相应的提高。2、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在教学中,我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坚持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

5、能力训练为主线,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与文综组内成员多次交流、听课、讨论,注重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共识。3、培养学习习惯,突破得分瓶颈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非常注重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怎样复习,怎样回答问答题,提高学习效率。以九年级为例,主观题是学生得分的薄弱环节,制约了学生分数的突破。学生回答问答题时,往往是下笔千言却言之无物不能得分或得分很低,面对这种现状,老师明确提出“要用三种语言答题,那就是书本语言、材料语

6、言、新闻语言,唯独不能是自己的瞎话”,经过教学的实践,现在学牛答题能力有明显提高。4、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反思提高我平时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严格执行互听互评课制度,在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自己在学习中成长,在不断反思中提高。本学期,我与文综组内成员积极互听课,课后大家既能有所感悟提高自己,又能畅所欲言提出中肯意见。在学习中,能够实现将个人的知识显性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1、对教材的研究还要深入。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内容没有充分挖掘其应有的思想性,不能根据社会热点和难

7、点,找到试题的切入点。在自出试卷中,从题目设制上看,有些题缺乏对教材内容的发挥,不能很好的进行知识迁移。2、辅导效果要提高。无论是作业或试卷面批,还是对一般同学的答疑,似乎效果不是很明显。一方面是需要辅导的学生比较多,一方面是没有找到更科学合理的辅导方法。另外,学牛•的思想和心理方面的辅导明显不够。3、难以做到因人而教。对于上课,一部分成绩好的的同学,觉得复习课效率不高,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觉得内容深且多,没有把不同层次能力的学生很好的协调起来。4、工作量大,琐事多,备课不充分。5、在对学生的管理及教育上有乏力感。2013-1-

8、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