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ID:32602409

大小:84.18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2-13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木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君子的意义楼宇烈君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君子”一词很难界定,勉强相应于西方文化中的绅士Gentleman。研究表明,春秋之前,君子主要是指社会的裳权者、当权者,后世也有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如“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我们都希望社会的管理者是像样的君子,因为中国历代文化都强调统治者作为一个民族的表率,要通过教育來化导民众。君子既是一个统治者,同吋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教育者。《礼记•学记》开篇就讲“建国君营,

2、教学为先”,就是说建立一个国家,君子来管理一个国家,要把教育放在第一位;通过教育达到的最后目标是“化民成俗”,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虽然君子是一个在上位的统治者或者管理者,但这主要是指社会地位、身份的不同,相对于小人、野人来讲的。孔子以后,君子的概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君子从社会地位的标志转变为人格品格的标志。孑L子主要从道徳的理念来给“君子”做一个这样的规定,这在以后整个屮国文化屮形成了主流。君子跟小人的差别主要是在道徳上、品格上的差别。当然中国文化屮也不是仅有“君子”这一个词,与君子含义相近的,一个是“士”,再一个是“圣人”。荀

3、子给这三个概念做了相当明晰的解释,他说“好法而行,士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办事,侧重于从现实的做人做事方面,来实现和遵守这个“法”。荀子接着讲,“笃志而体,君子也”。是说君子既有远大的、坚定的志向,又能够很实在地去实践。荀子又说“齐明而不竭,圣人也”。对天地人之理都看得很清楚,而且没有停止,不断向上,不断探索,去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这就是圣人。荀子给“士”“君子”“圣人”做了相当清楚的定义,这三个层次都是遵循一个做人的根本道理,遵循社会应该遵守的一个理法去做的,而且要坚持不懈不断地提升。而君子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达到的道德楷模,所以君

4、子更现实、更实际,我们达不到做圣人,但是可以做一个君子。我们常用“博雅”来形容君子,所谓“博”就是学识丰富,“雅”就是品行端正。这两个字是君子所要具备的一个基本素养。君子的社会作用,首先是引领社会风气。“君子之德风,小人Z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就是说君子的德行就像一阵风一样,小人的品德就像草一样,风往哪儿吹,草就往哪儿倒。君子起引领的作用,是社会正能量的体现。宋代的张载在《正蒙》里面也说,“君子于民,导始为徳而禁其为非”,就是指君子引导民按照社会的徳行前进。引领就必须以身作则,要身教,白己先做到。“身教胜于言教”,君子能够以身作则地

5、身教,所以说“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君子不用出门就可以使国家的百姓受到教育,就因为他身体力行,作出榜样,以自己的行为教育大家。引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营造一种氛围,一种习俗。一个社会的良好习俗非常重要,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里面就讲到,“当一个民族有良好风俗的吋候,法律就是简单的”。什么都要用法律来管理,社会是管不过来的,要靠大家道德的白觉,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习俗。君子的另一个作用是传承文化。文化的传承靠君子来延续,社会上如果没有专治于文化传承的人,那这个文化就会中断。随时代的变化,文化的内涵和形式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

6、变化,但是文化的根本精神不能放弃,这要靠君子来传承。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并不是要大家拘泥于外在的各种各样的形式,而是要把文化的灵魂和精神的东西传承下来。(选自《道徳与文明》2016年第6期,有删改)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者先阐释了“君子”的内涵,然后从“引领社会风气”和“文化传承”这两个方面加以分析,阐明了君子的作用。B.“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屮“君子”的内涵,与“君子之徳风,小人Z徳草”中“君子”的内涵并不相同。C.君子、圣人都是德行上的楷模,君子与圣人的差别在于,圣人更理想化,从道理上讲人人都

7、可以成为圣人,但真正能够成为圣人的并不多。D.所谓“博”就是学识丰富,“雅”就是品行端正,我们用“博雅”來形容君子,所以只要学识丰富,品行端正的人,就一定能成为君子。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载《正蒙》里说,“君子于民,导始为德而禁其为非”,就是指君子引导民按照社会的德行前进,是引领社会的正能量。B.文中引用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当一个民族有良好风俗的时候,法律就是简单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一个社会的良好习俗比法律的管理更重要。C.“身教胜于言教”,是指君子身体力行,作出表率,就可以使国家的百姓受到教育,从而

8、形成良好的道德自觉,营造出良好的社会习俗。A.社会需要有君子來专治于文化传承,时代的变化更要求君子不要拘泥于外在的各种形式,否则就不能很好地传承文化的根本精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一词出现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