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珊:競孫鬲、壺銘文再考(1)

董珊:競孫鬲、壺銘文再考(1)

ID:32609750

大小:67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3

董珊:競孫鬲、壺銘文再考(1)_第1页
董珊:競孫鬲、壺銘文再考(1)_第2页
董珊:競孫鬲、壺銘文再考(1)_第3页
董珊:競孫鬲、壺銘文再考(1)_第4页
董珊:競孫鬲、壺銘文再考(1)_第5页
资源描述:

《董珊:競孫鬲、壺銘文再考(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82競孫鬲、壺銘文再考(首發)董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剛看到黃錦前先生就上蔡郭莊1號楚墓出土的競孫鬲、壺銘文做了考釋,並有網友發表意見。我有些新意見,不一定合適,簡單寫出來,向黃先生及讀者請教。下面是根據拙見寫出的釋文:鬲銘(圖一):正月?(盡)期,吉晨(辰)不貣(忒),競(景)孫旟也,乍(作)鑄彝,追孝屎(纘)(嘗),龏(恭)寺(持)明(德),卲事辟王,酓(戡)(翦)不服,羕(永)保之用亯(享),孫

2、=(子孫)是?(則)。壺銘(圖二):正月?(盡)期,吉晨(辰)不貣(忒),競孫示服(?),永保之用亯(享),孫=(子孫)是?(則)。收稿日期:2012年6月3日發佈日期:2012年6月4日頁碼:6/6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82銘文有韵:期、忒、德、服、則,之、職部;嘗、王、享,陽部。“正月?(盡)期”,農曆月終稱“盡”,即大盡30天,小盡29天,今稱大小月是也。民間又稱此為“大建”、“小建”,蓋混說大小月與每月斗建,以訛相

3、傳。月盡即是晦日。“盡期”可比較吳王光鑒“既字白期”,兩“期”字用法相同,都指月相所在的時間段。“吉晨(辰)不貣(忒)”,日月相會謂之“辰”,本字在《說文》作“䢈”,從辰從會。從日之“晨”,其本意特指日月合朔之後同出東方之時(即朔日平旦),引申爲每天夜之向明與早晨之意。“不忒”,無誤差。日月之會也叫“朔”。先秦曆法都是用朔望月的平均數來推算每月的朔日,這樣推得的朔,叫平朔,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日月之會的瞬間即合朔時間,可出現在平朔初一日的零點至二十四點的任何一刻。不過由于日月運行速度有疾遲,日月合朔的具體時間,未必在平朔這一天內,實際可

4、以早一天,在上一月的晦日;或晚一天,在本月之初二。所以,“正月盡期、吉晨不忒”是說正月之月終爲合朔無誤之時,其所表達的,是正月之晦日這一天日月合朔。由此可見,這裏所謂“吉晨(辰)”的“吉”,是認爲日月合朔爲吉。正月晦日是一年的初晦,古人很重視這一天;這一天又趕上日月合朔,就更顯得重要了。附說一下我對吳王光鑒“唯王五月,既字白期,吉日初庚”的理解。“初庚”收稿日期:2012年6月3日發佈日期:2012年6月4日頁碼:6/6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

5、?Src_ID=1882是該月的第一個庚日,因此必在初一至初十這十天裏。同時,這一天還還要落在“既字白期”裏。“字”訓爲“生”,“白”讀爲“魄”或“霸”,因此“既字白”就是月相“既生霸”的另一種說法。假設以上對“既字白期”的理解不誤,則月相“既生霸”一定是在上旬月望以前,也就是說,過去認爲既生霸在望日即十五日之後的講法都是不對的。這種看法,關係到對“白(霸、魄)”的詞義理解,擬另詳未定拙稿《魄字古義疏》。“競(景)孫旟也”,此器主名“旟”,其身份爲楚景平王之孫。“旟”字原字形從“丩”,省“?”旁,且增從“止”旁。私名“旟”後加“也”,例同楚欒

6、書缶“余畜孫書也”,“也”字在句中起提頓作用。壺銘“競孫示服(?)”之“示服(?)”可能也是人名。據《左傳》,楚平王之孫輩人物有白公勝、王孫燕(以上二人爲王子建子)、公孫寧(子國,楚令尹)、公孫朝(武城尹,以上二人爲令尹子西子)、公孫平、公孫寬(楚司馬、魯陽公,以上二人爲司馬子期子)。以上六人之年代當春秋最晚期、戰國早期,均與競孫器年代接近。“乍(作)鑄彝”,我曾指出,虢叔旅鐘銘(集成00238-00243)之“禦于天子”應與銅器自名“+器名”兩種文例聯合考慮“”,該字應讀爲“薦”,作副詞是“再”、“重“的意思,《左傳》僖公十三年“冬,晋薦饑

7、,使乞糴于秦”,《經典釋文》“薦,重也。”;《詩·大雅·雲漢》:“天降喪亂,饑饉薦臻”,《爾雅·釋言》“薦,再也。”兩“薦”收稿日期:2012年6月3日發佈日期:2012年6月4日頁碼:6/6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82都是再次、接連、頻繁的意思。這個意思用在虢叔旅鐘是比較合適的。古文字資料中有“薦鬲”、“薦鑑”、“薦鼎”等銅器自名,但或者也寫成“晉鎬”。在《說文》中有另一字“瀳”從“薦”爲聲,《說文》:“瀳,水至也。從水薦

8、聲。讀若尊。”瀳或作洊,《易·坎卦》“水洊至”。我想,“”可能是從水、從兩個鬲(“薦鬲”之“薦”的專字)的“瀳”字异體,“瀳”與“”只是聲符替換的關係。“追孝屎(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