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历史坐标上的沉思课时分层作业1宋词二首鲁人版必修4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历史坐标上的沉思课时分层作业1宋词二首鲁人版必修4

ID:32625847

大小:65.3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3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历史坐标上的沉思课时分层作业1宋词二首鲁人版必修4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历史坐标上的沉思课时分层作业1宋词二首鲁人版必修4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历史坐标上的沉思课时分层作业1宋词二首鲁人版必修4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历史坐标上的沉思课时分层作业1宋词二首鲁人版必修4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历史坐标上的沉思课时分层作业1宋词二首鲁人版必修4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历史坐标上的沉思课时分层作业1宋词二首鲁人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时分层作业1宋词二首•、基础运用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垒西边垒:城堡B.一尊还酹江月酹:洒酒祭月C.舞榭歌台榭:高土台上的房子【导学号:64412001]堪:能够D•可堪回首【解析】D项,堪,忍受。【答案】D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古今不相同的一项是(B.惊涛拍岸A.大江东去C.千古江山D.寻常巷陌【解析】八项,大江,今义,大的河流;古义,指长江。【答案】A3.对下列句屮使用的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

2、孙仲谋,已无处寻觅了。)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北伐的英雄气概。)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功绩显赫,壮心不已。)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元嘉年间宋文帝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抗金主张。)【解析】C项,以廉颇自比,非为显示功绩,而是说自己虽然壮心不已,但无人重视,无人问津。【答案】C4.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英雄无觅孙仲谋处A.故国神游B.多情应笑我C.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D.烽火扬州路【解析】A项与例句均

3、为宾语前置句。B项,主谓倒装句。C项,被动句。D项,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答案】A1.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发思古之幽情②不约而同地都把长江奔流视为历史变化的象征③永恒地流动而一去不复返④苏轼和辛弃疾面对浩瀚的长江⑤这就是河流与历史的共同点⑥分别咏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的著名词句A.①②④⑤③⑥B.①④⑥②③⑤C.④①⑥②③⑤D.④⑥②①③⑤【解析】④①⑥描述“苏轼”和“辛弃疾”吟词,②③⑤阐述“河流”和“历史”的共同点。【答案】C二、阅读提升层(

4、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水调歌头苏轼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FI,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①。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②。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徳,相对卧高楼。【注】①安石:谢安,字安石,早年隐居,四十余方出仕,之后仍不忘隐居,镇守新城时打算“经略初定

5、,自江道东还”,后志不遂,病死京城°从事:从政。②沧洲:水滨,古代多借指隐士所居住的地方。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鬓惊秋”即“为鬓生白发而惊”,明写谢安出仕较晚,暗写词人已届暮年的忧伤。B.词人借写谢安“屮年亲友难別,丝竹缓离愁”,表现了他与弟弟苏辙分别时的不舍。C.“雅志”句说做官妨碍了谢安隐居志愿的实现,这隐含着词人对贪恋功名者的批判。D.结句引用“求田问舍”典,白比许汜,言自己已无忧国之心,甘做求田问舍的庸人。E.木词结构清晰,“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三句承上启下,上片咏史,下片抒怀。【解

6、析】A项,“鬓惊秋”写的是谢安中年出仕的典故,他本来隐居会稽,踏上仕途时鬓发已开始染上秋霜,令人吃惊。这里用典是词人以谢安作比,突出词人一向抱有的功成身退的心愿,“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选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D项,结句引用“求出问舍”为反用典故,并非真要趋同胸无大志的庸人,而只是强调归隐夙愿的坚定不移。选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答案】AD1.词序末两句说“要以谢安没能早退为戒,耍以退隐后兄弟相从的快乐作为安慰”,请结合全词分析这两句话在词中的具体体现。【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依据题

7、干要求,应分别从“以不早退为戒”和“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两个方面来答题。上片词人主要是以谢安的经历来说明要“早退”。下片想象“早退”之后,兄弟之间尽情游玩、尽兴喝酒的“相从之乐”。【答案】“以不早退为戒”:上片写谢安本抱有功成身退的心愿,可结果却是“扶病入西州”,从而产生“退隐的雅志”困于“轩冕”的“遗恨”,而谢安的“遗恨”正是苏轼引以为“不早退”的鉴戒。“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下片设想辞官归隐后的情景一一在归家途中,每有“佳处”则可尽情游玩。同时设想兄弟相聚,可尽兴喝酒唱歌,无拘无束,而这些“相从Z乐”正是对归隐的最大安慰

8、。(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导学号:64412002]西江月①苏轼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②未解玉斃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其春夜行薪水屮,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