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承接产业区际梯度转移优势与障碍研究

云南承接产业区际梯度转移优势与障碍研究

ID:32632957

大小:60.4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13

云南承接产业区际梯度转移优势与障碍研究_第1页
云南承接产业区际梯度转移优势与障碍研究_第2页
云南承接产业区际梯度转移优势与障碍研究_第3页
云南承接产业区际梯度转移优势与障碍研究_第4页
云南承接产业区际梯度转移优势与障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承接产业区际梯度转移优势与障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云南承接产业区际梯度转移优势与障碍研【摘要】在中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浪潮下,文章分析了云南承接产业区际梯度转移的优势:资源优势、要素优势、国际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在中央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下,云南可能会成为东部产业转移选择的重点承接地。但是实现重点承接地的目标面临着诸多的障碍:主要有东部产业移出粘性、中西部其他省份的强力竞争、产业承接的“软实力”吸引力不足和地方经济发展目标与国家环境发展战略之间的矛盾等。因此,云南要实现承接的目标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这些障碍。【关键词】东部产业;云南;梯度转移

2、;优势;障碍一、引言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叫做产业转移,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经过长期经济高速发展,资本和市场逐渐饱和,资源日趋紧张,土地、劳动力、水、电等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沿海发达地区纷纷把工业或工业的加工环节向内地扩散,形成了国内区域间的产业梯度转移,在这样的梯度转移中,云南有诸多的承接优势,也存在许多的承接障碍。二、云南承接产业区际梯度转移的优势1、中央政策支持和地方政策的吸引优势改革

3、开放以来,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为了构建国内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中央政府在对西部的发展上制定了一系列的倾斜战略部署,云南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优惠政策措施打造"阳光政府”,努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综合环境,从各方面对云南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支持和保障。在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职能简化和髙效转变、人才教育与培训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在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创造中央和地方政策支持优势,以吸引东部产业移入云南。2、要素价格及利润区位差优势云南和东部地区区际间存在较

4、大的生产要素价格区位差,从而引致了区位间的利润差。近年来,受国内外市场供应及重工业化加速推进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工厂林立、城市集聚、外来人口众多,水电供应不堪重负,土地资源日趋紧张。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长三角人均土地面积约0.13公顷,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6,土地开发强度约为全国平均强度的18倍。珠三角大部分市已显现有建设项目无地可用的窘境,如东莞目前可供利用的土地不足40万亩,按照每年消耗3万亩的速度,十几年内就将耗尽。土地价格已经发展到了寸土寸金的地步,尤其是小企业不堪承受高地价的压力。东部地

5、区生产成本上升,驱使产业向要素成本低的区域转移,根据要素禀赋和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来看,云南在矿产、生物、水力等自然资源、劳动力、土地、环境等生产要素上具有相当大的禀赋优势,而这些资本要素,正是东部产业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和产业扩张的紧缺资源。目前,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大多数是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主要集中在五金、玩具、服装、制鞋、塑料等行业,需要大量的用工、用地、用水、用电,在承接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上,云南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3、国际区位优势云南地处我国西南

6、边陲,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邻近,是我国联系东盟和南亚两个国际区域市场的桥头堡,又身处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合作中心,云南可以有效地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是承接我国东中部产业转移,走向东南亚、南亚合作的重要平台。首先,云南的桥头堡地位决定了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产业相互转移过程中的阶梯作用。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特别是云南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偏好、要素禀赋、条件基础等相近,以产业梯度转移的规律,东部产业必定向中西部转移,将来的转移目标必然是东南亚低梯度的国家。其

7、次,云南的国际区位优势为东部产业提供了市场拓展、资金转移的中介作用,目前国内、国际转移的大多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目的是获取原材料市场、消费市场、劳动力市场、政策优惠市场,云南的桥头堡地位提供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中介作用。4、产业基础优势产业转移不是简单“搬家”,对东部需要转移的企业来说,仅仅计算成本、要素价格等,不足以做出“搬家"的决策,还不要看“新家”有没有入住的条件和发展的前景,即承接的设施基础和产业基础。首先,基础设施方面,云南省坚持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大建设促进大发展,建成了一

8、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发展的基础条件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交通方面:修建和改造''七入省”、“四出境”公路和省内农村公路10万公里;“六入省”、“四出境”铁路;水运则修缮金沙江水运出省和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水运出境通道;先后建成10多个地方机场,机场布局基本覆盖全省,已初步形成以昆明为中心,省内与周边省份、国内大中城市、东南亚和南亚3个轮辐式为主及城市对式结构互补的航线网络;加快“信息高速公路”和枢纽建设,建设好的云南信息通道和信息服务平台,将汇集我国和东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