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财政税收论文范文-浅议“土地财政”成因论文

地方政府财政税收论文范文-浅议“土地财政”成因论文

ID:32634750

大小:61.7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4

地方政府财政税收论文范文-浅议“土地财政”成因论文_第1页
地方政府财政税收论文范文-浅议“土地财政”成因论文_第2页
地方政府财政税收论文范文-浅议“土地财政”成因论文_第3页
地方政府财政税收论文范文-浅议“土地财政”成因论文_第4页
地方政府财政税收论文范文-浅议“土地财政”成因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政府财政税收论文范文-浅议“土地财政”成因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方政府财政税收论文范文:浅议“土地财政”成因论文摘要: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降低的同时其职责却在不断扩大,由此导致了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出现了较大的支出缺口。在现行的制度框架内,地方政府有意无意的选择了“土地财政”来弥补这部分缺口。随之导致了对房地产业的冲击。关于“土地财政”引发的理由,提出了建立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地方财税体系,完善土地“挂招拍”制度,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企业居民投资渠道等策略。关键词:分税制;土地财政;高房价:A文章编号:1672-3

2、198(2010)17-0051-02现如今房地产泡沫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房价的上涨幅度远超过了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当前的房价已将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排斥在了市场之外,而J1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中指出我国85%家庭无能力买房也验证了这一点,这使得孟子所言的“居者有其屋”似乎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在高房价成为舆论焦点,百姓之痛的同吋,人们似乎发现除了赚取了暴利的开发商,高价出让土地的地方政府也成为了受益者,因此本文就由此引发的“土地财政”理由进行相关探讨。1引发“土地财政

3、”的根源1993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1994年分税制改革止式开始。在此之前,1979至1994年14年间,针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进行了以“减税让利”为主题思路的税制改革,实行了“地方财政包干制”,这项制度的核心是将权力下放到地方和企业。这种减税让利的改革,造成了两个比重的下降,即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下降。据和关统计数据显示,1993年屮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2%和78%,而到了1994年这一比重变为55

4、.7%和44.3%。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至今,地方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降低。目前,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为6:4;而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支出比重为3:7,也就是说在财政收入下降的同时,地方政府所要承担的事权并没有相应减少。地方财政支出缺口一部分靠地方政府自行解决,一部分靠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而言,财政重点转移支付的一个制约因素是转移资金只能用于被指定的地方,这实际上造成了地方政府有财力没财权。总之,分税制改革造成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困难,为了缓解困难,地方政府只能在现有的制度内想办

5、法解决,这样的需求也为以后地方政府有意或无意的对“土地财政”产生的依赖提供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2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形成依赖理由2.1政府直接受益于土地出让金在我国,由于地方政府没有正式的税收自主权,也不能通过举债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筹资。于是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因分税制改革导致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所造成的财政不足,只能在现有制度范围内寻求财政收入的最大化。在现行制度下,地方政府的收入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包括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预算内收入主要是由税收构成,税收是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但税收也

6、必须是依法征收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税收。所以地方政府要想从预算内来增加财政收入只能是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征税的税基,这样才能合法的增加财政收入。但是发展经济并非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种只能缓慢增收财政收入的策略显然无法满足地方政府的需求。而预算外收入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收费、政府性基金与土地出让金等部分。近年来,由于国家对行政事业收费的管理越来越规范。因此,行政事业收费在预算外收入所占的比重也是越来越少。而随之变化的是土地出让金所占的比重不仅是逐年走高,而且业已成为地方政府预算外收益

7、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据统计2007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近13000亿元,其中招拍挂出让土地收入超过9000亿元。即便是2008年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缩水,但仍然维持在9600亿元的高水平上。另根据今年两会财政部提交的报告,2009年,全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为3.258万亿元,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为1.3864万亿元,约占40%,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土地收益已名副其实成为“第二财政”。2.2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我国各地设立的土地储备机构的初衷是为了调控土地市场,在土

8、地价格高的时候把地卖岀去,在土地价格低的时候把地买进来,总之是要保障土地市场的平稳运转。而现如今土地储备机构的实际运作已偏离了当初设想的口的,已成为地方政府的一个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可以而且热衷于将征用的土地作为抵押物來获得银行的贷款理由正是因为这样的贷款市政府的信用做保障,而且随着近几年来地价是越来越高,政府的收入也是水涨船高,政府还款就越有保障。所以对银行而言,这样的贷款就是优质贷款,银行也就愿意贷款。地方政府以此获得的贷款不仅可以弥补财政支出缺口,当然也可以用来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