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施工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影响探析

基坑施工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影响探析

ID:32636294

大小:58.2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4

基坑施工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影响探析_第1页
基坑施工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影响探析_第2页
基坑施工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影响探析_第3页
基坑施工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影响探析_第4页
基坑施工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影响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坑施工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影响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坑施工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影响探析【摘要】本文结合某工程在基坑开挖时对邻近建筑物损坏的工程实例,分析基坑邻近的建筑物在基坑开挖时候受到的破坏(主要包括:破坏程度、产生破坏的主要原因,破坏后造成的影响)。在了解、分析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后,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从而得出一些小结: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管理、采取必要的结构安全鉴定、人人提高专业技能。【关键词】基坑工程邻近建筑物损坏处理措施前言随着地铁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的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大大加快步伐,大量基坑工程逐渐被开挖,其规模和深度也是在不断增加。而且城市中的基坑工程一般都处在密集的建筑群中,施工场地狭窄,有些工程的基础紧挨着已有建筑物

2、或构筑物的基础。在这种环境下,基坑工程开挖好坏对基坑的安全性和邻近建筑物的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概况某工程施工场地东临民房,西近市政路,南靠规划河道,北为农田空地,现已整平,地形较为平坦。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87731m2,其中地上建筑住宅面积77878m2,地下建筑面积7042m2。本工程有1#〜6#、11#楼为在建的11层框架结构;7#〜10#楼为设有连体一层地下室的18层框剪结构。本工程设计基础为桩承台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1.基坑周边情况及开挖情况本拟建场地呈“L”型状(基坑周边情况见图1),基坑边界距离东侧民房约10m,西近市政路(距商住楼约6〜7.6m),南靠规划河

3、道20m左右(未建商住楼约2.2〜4.7m),北为农田空地(商住楼12m,居民楼约7.5m,)。本工程土0.000相当于罗零标高10.30m,现场场地平整后标高约为-0.90〜+0.00m;地下层层数为一层,地下室底板垫层标高为-4.50m(局部-5.00m),实际挖深4.05m(局部5.45m),对周围影响较大,地下室施工期间为冬春交替时节,雨水天气较频繁,这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均受到影响。2.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及水文地质情况场地地貌类型属于山前冲洪积一滨海相淤积平原过渡地段。以粘性土,淤泥质土,卵石为主,属淤积,冲洪积及残积成因,基层为花岗岩,地层层次清晰,但分布较不稳定。场地地

4、下水主要为松散层内的孔隙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和承压水类型。场地混合稳定水位深变化为0.30〜2.00m(标高为7.32〜10.69m)o上层滞水为重力自由水,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和临近地表水渗入补给,其水量及水位呈季节性升降;承压水含水层主要接受横向径流补给。水位变幅受季节影响,上层滞水变化幅度约1.Om,承压水变化幅度小于0.5m。3.本基坑工程支护情况本基坑工程周围场地较为宽阔,大部分采用人工放坡,坡面采用喷射论护坡(图2);西侧局部位置有淤泥质土采用平台卸载、土钉与木桩组合支护方式(图3);西侧位置靠近3#楼较近,采用土钉支护(图4)。本基坑工程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为1.0

5、。1.本工程事故现象及原因分析4.1本工程事故现象由于拟建场地的地理位置,且在地下室开挖周围有在建的楼层,建设单位也是十分重视,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完成后,提交经过有关安全和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反复论证,达到相关技术规定和要求后,才进行施工。但是在开挖过程中还是出了事故,在东北侧农田空地处的居民楼基坑开挖时(居民楼距开挖底线7.5m),施工人员在开挖后未及时,施工人员按照经验操作觉得基坑未及时支护是不会存在危险性的,但是在夜间邻近居民楼外墙的自来水管断裂,水流不止,再加上晚间突然下大雨,基坑侧壁的土体吸水性增大直至饱和,底部土体吸水膨胀,积水增多,基坑侧壁的被动土压力和水压力增大,导致基坑侧

6、壁出现坍方。可是直到第二天才有人发现塌方,有关单位得到消息后立即到达现场,由施工单位负责立即对坍方处和居民楼的损坏进行紧急处理,以抑制事故的继续发展。针对该处的现场情况,勘察设计研究院在该处每隔四米加设一个水平及沉降监测点,以继续监测该处的变形情况,为进一步施工提供详细的监测资料,以利于设计制定切实可行、有效、合理的施工险情处理提供参考。4.2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后,有居民反映塌方导致裂缝产生,下列是对邻近建筑物产生损坏的几点可能原因:4.2.1靠近兴建新的原有建筑物为砖混结构、天然地基较浅,当新建建筑物基础埋深深于邻近原有建筑物的埋深深度,新建建筑物基槽开挖时会对相邻原有建筑物基础

7、产生影响,若原有建筑物基础刚度较差时,极易对原建筑物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上部结构产生裂缝。4.2.2考虑到本工程采取挤土桩基,会导致周边建筑产生隆起,若未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桩的挤土效应,过量不均匀隆起可能会使得周边建筑物产生影响,若此影响超过原有建筑的承载力,就会导致原有建筑产生裂缝。倘若靠近邻近建筑物处,没有按照正确的打桩顺序(先中间后周边、先密集区域后稀疏区域、先近已有建筑物后远已有建筑物),考虑到桩对周围土的挤密效应等因素,建筑物也可能产生裂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