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对我国居民消费与物质资本积累影响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对我国居民消费与物质资本积累影响

ID:32637476

大小:70.29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14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对我国居民消费与物质资本积累影响_第1页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对我国居民消费与物质资本积累影响_第2页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对我国居民消费与物质资本积累影响_第3页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对我国居民消费与物质资本积累影响_第4页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对我国居民消费与物质资本积累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对我国居民消费与物质资本积累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对我国居民消费与物质资本积累影响【摘要】本文在明确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和物质资本积累机制的基础之上,就劳动收入份额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和物质资本积累的实际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劳动收入份额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和物质资本积累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居民消费物质资本积累新剑桥学派认为,经济增长的核心是调整功能收入分配以保证经济发展所需的储蓄和资本积累。劳动收入份额与国内消费需求和物质资本积累的关系是经济学领域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评估劳动收入份额对我国国内居民消费

2、需求和物质资本积累的实际影响,以检验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为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改革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一、劳动收入份额对居民消费需求的作用机制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直接决定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变动,进而决定消费需求的总量和规模,间接影响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1、消费需求总量从微观角度来看,需求被定义为:“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数量的总和”,只有同时满足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两个条件,才构成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个人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数量由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预算线决定,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增加消费需求

3、:一是保持消费者的收入不变,降低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二是保持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不变,提高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无论通过那一条途径增加消费需求,都是以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消费者的预算线向外移动为前提条件。Schefold(1997)认为,人们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在转到更高层次的需求之前,基本需求必须被满足。Lavoie(2004)进一步指出,如果消费具有层次性,那么收入水平决定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如何向上移动到金字塔顶,如何从核心的基本需求到较高的外围需求,如何从底层级需求向高层需求移动。海闻认为,各国对同一商品的需求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收

4、入水平不同。中国人对汽车的需求量不如美国和日本,不是因为中国人不能开汽车,也不是中国人不爱开汽车,而是在中国的收入水平上许多人买不起汽车。同样,对耐用消费品、医疗保健、高档住宅等商品的需求,发达国家都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而对粮食尤其是基本谷物的需求,发展中国家则相对较高。这种需求上的差别是由收入水平不同造成的。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的需求总量以及需求的层次性,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总消费需求的大小,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与否以及产品使用价值的实现,最终决定投资需求能否扩大。2、影响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是反映消费需求强弱的

5、一个重要变量。边际消费倾向提高意味着人们消费需求欲望的增强和消费需求的扩张,边际消费倾向缩小意味着人们消费需求欲望减弱。假定社会中存在资本和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分别获取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劳动收入份额变动通过改变资本和劳动所得,使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发生变动,进而引起消费需求总量和结构发生变动。凯恩斯认为,劳动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资本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是一种社会常态,这一学说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一定能够使总需求增加。Kaldor(I960)则从事实和理论两个角度来证明这一学说的正确性。他以

6、美国的数据为例,得到利润的储蓄倾向达到70%,个人收入的储蓄倾向仅在5%左右的结论,来自于其他国家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出相似的结果。Kaldor进一步分析认为,来自利润的储蓄倾向高于劳动收入的储蓄倾向的理论基础在于:剩余收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每年都有相当大的波动;企业的增长与企业的积累紧密相关:因为企业的借债能力受限于企业的自有资本,后者是企业经营规模增长的必要前提条件。除此以外,从凯恩斯主义的角度考虑,在充分就业或接近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储蓄率的差别是资本主义系统保持稳定的条件。因为如果这些差别不存在,任何需求增加导致的价格提高将导

7、致生产累积性的膨胀。令?茁1、?茁2分别代表劳动收入者和资本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在规模收入分配保持不变的假定条件下,只需证明?茁1>?茁2,就能够说明总产出中劳动收入占比的改善能够扩大消费需求。来自于很多国家的数据检验都得出了上述结论。MarglinandBhaduri(1990)发现,在1960-1985年,样本中的16个0ECD国家利润收入和工资收入的储蓄倾向之差是0.37;BowlesandBoyer(1995)估计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平均的利润和工资收入储蓄倾向的差别是0.46,NaastepadandStorm

8、(2006)的研究结果显示,1960-2000年间,OECD国家平均的利润和工资收入的储蓄倾向相差0.36;StockhammerandEderer(2007)发现,在澳大利亚,工资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74.利润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44;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