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处理中具体应用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处理中具体应用

ID:32638701

大小:61.1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4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处理中具体应用_第1页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处理中具体应用_第2页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处理中具体应用_第3页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处理中具体应用_第4页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处理中具体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处理中具体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处理中具体应用【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交易形式、手段日益多样。经常出现交易的真实目的与法律形式相悖的事例。因此,仅仅根据交易的法律形式进行会计处理很多情况下是不合适的。对此,会计准则要求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处理该类问题。本文重点归纳总结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处理中的运用。【关键词】会计;实质重于形式;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指的是企业需要依照事件或者交易的实质经济开展会计的核算工作,并不是只依照法律的形式,将其当做会计核算的基础。由于会计标准在确定时对其可行性及认识的局限性都做了细致的考查,所以,标准的要求仅对多数情况进行了反应。由此,就无法规避的导致对某些特殊的经济业务

2、,基于实质和形式所得出的结论出现重大差异。制定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主要目的是要求会计从业人员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上述特殊业务应当按照经济业务的实质进行会计处理。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用变化的主要原因1.1符合小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发展环境一般而言,小企业自身业务简单,财力、人力资源相对缺乏,因此会计组织结构和会计核算系统相对不健全,内部协调和沟通能力也较差。《小企业会计准则》必须立足国情,立足小企业立场,尽可能提高其会计处理的针对性与灵活性。因此,《小企业会计准则》不仅取消了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长期应付款、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科目的规范性规定,而且它还采用了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对长期

3、股权投资核算取消了权益法,长期借款不再要求每一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利息等等,这些都降低了会计核算的难度,减少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另外,在销售收入确认方面,《小企业会计准则》减少了关于风险和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使得小企业自愿进行会计核算,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加强会计信息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2符合信息使用者的基本需求《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在理念、框架结构、计价方法、核算原则等都充分考虑到税务部门和金融机构这些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等均不要求计提减值准备,减少了申报纳税环节时进行的所得税调整,基本消除了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暂时

4、性差异;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完全依照税法规定,使得准则与税法更加统一。这样既有利于会计人员的掌握和运用,也可使税务部门监管和金融机构作出信贷决策更加顺畅。1.3符合会计准则趋同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为与国际准则保持一致,我国于2007年1月1日起实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的存货计价方法。这项准则的变动将使企业无法再将变更存货计价方法作为利润调节手段,减少人为操纵,真实的反映企业存货的历史成本,限制了部分上市公司利用计价方法调节利润的肯定,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遏制会计信息失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新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虽与《企业会计准则》使用范不同,但基于小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

5、《小企业会计准则》同样也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计量存货,充分发挥了会计准则在企业发展中的政策效应。另外,考虑到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势,新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关无形资产公允价值的运用体现了我国会计目标向“决策有用观”的转变,这样既做到了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又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体现了国际趋同,增强了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处理中的具体应用2.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脊产确认方面的应用根据新会计准则第二十条对资产的规定可以看出,其特征包括“拥有”和“控制”两项,即企业享有的关于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没有所有权但在客观事实上控制某项资源,此时也应

6、当归为企业资产。即判断某一项资产是否归企业所有,包括拥有权和控制权。如,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确认。从法律形式上来看,出租方具有该出租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承租方没有所有权而有使用权,但事实上该资产的租赁期较长,已经将近其实际寿命,实际上承租方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承担其相关风险,从经济实质的角度来看,承租方能够控制固定资产未来所带来经济利益。因此,将融资租人的固定资产确认为承租方的资产。2.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于企业合并的计量我国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类。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由于各方合并前后都是由同一方控制,因此对于企业本身来讲,只是将旗下的资产由一方转

7、向另一方,对其没有实质性影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易。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由于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属同一方或相同多方控制。因此。非同一控制下企业之间的合并是公平、正常的交易行为。合并双方均以公允价值为计价基础。2.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用在资产负债表中是将资产类项目分为非流动资产与流动资产两项。在一年内到期的"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从表面形式上来看可划分为非流动资产,但由于变现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