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路路桥施工中关于软土地基处理研究

在公路路桥施工中关于软土地基处理研究

ID:32640259

大小:58.0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4

在公路路桥施工中关于软土地基处理研究_第1页
在公路路桥施工中关于软土地基处理研究_第2页
在公路路桥施工中关于软土地基处理研究_第3页
在公路路桥施工中关于软土地基处理研究_第4页
在公路路桥施工中关于软土地基处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公路路桥施工中关于软土地基处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公路路桥施工中关于软土地基处理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公路路桥的需求量增多,大量公路路桥投入使用,导致在软土地基上建设的工程不断增加,相关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公路路桥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场地狭小和工期紧张的问题,同时为了避免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应该结合施工条件、四周环境、公路路桥性质、地基水平、处理目的,选择适宜的方式,提高处理方式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关键词公路路桥;施工;软土地基中图分类号TU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2、9671-(2012)121-0170-01在公路路桥的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为常见问题,指的是地基的承载力和公路路桥的需求不吻合,或者,在施工的过程中满足相关需求,但是在使用的时候产生失稳等现象,如果没有经过有效处理,会导致桥头错台和路面开裂、失稳等现象,如果沉陷加剧甚至会引发道路破损严重、无法正常使用。本文对软土地基特征进行分析,针对评价工作、技术水平和施工等要点进行分析,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1软土性质概述软土具有以下几种特征:较低的抗剪水平、较小的承载力、较大空隙、较大压缩性和较高含水量等,我国相关法律对软土的定义为:外观为灰色细粒,含水量不

3、小于液限土质,空隙不小于1.Io在公路路桥设计的过程中,软土产生的原因存在着共性。首先,颜色一般较深,很多为较细的颗粒,具有丰富有机质。第二,含水量较高,容重较少。第三,空隙较大。第四,渗透系数较小,沉降水平较慢,固结需要的时间很长。第五,粘粒比例很大,塑性指数很大。第六,具有较高亚塑性。第七,较小强度指标。第八,具有显著的流变特征。上述共性能够概括为三高一低,因此,应该对软土进行处理才能够成为施工的地基。2在公路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在软土地基处理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稳定性和强度温度,如果抗剪强度不能够满足路堤荷

4、载,会导致整体剪切产生破坏。第二,沉降变形,如果在荷载的作用下产生变形,会对道路的使用造成影响,导致开裂破坏。我国在处理软土地基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无法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处理,提高处理方式的有效性,对多种处理方式进行准确评价,明确不同方式的使用范围,如果遇到问题,应该选择适宜方式处理,避免盲目扩大适用范围等现象。3在公路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分析3.1浅层处理法在处理软土地基的时候,可以使用浅层处治的方式。通过综合或单一的处理方式,增加地基压缩模量和抗剪水平,在荷载水平的影响下,提髙路基的变形水平和稳定水平,避免在

5、施工完成之后产生沉降的现象,可以针对施工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挤淤砂石法、补强硬壳层法、髓换法、垫层法。挤淤砂石法包含碎沙石和抛石的挤淤,在洼地中十分适用,如果具有较高的地下水位,无法及时抽干塘水,路基表面无硬壳,厚度较小等情况,适宜使用上述方式,但是应该注意避免产生不均匀沉降现象。补强硬壳层法指的是通过夯实、冲击压和碾压等方式,改善硬壳层多项物理指标和厚度水平,激发软土地基的潜力,在排水性较差和砂性软土中十分适用,具有较强经济性。髓换法指的是通过机械方式、人工方式和多种方式清除软弱土层,分层置换改良土、山坡石和砂石,选择具有良好性能、稳定性能、

6、侵蚀性较小的材料,将振实水平满足密实度的需求,在厚度较小、埋藏较浅、没有硬壳层和承载水平低的路面中十分使用。垫层法指的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在软土地基上铺设特定材料,并在材料上部建筑路堤,但是如果在地表没有硬壳层,应该选择具有良好透水性能的材料,在选择垫层材料的过程中,应该贯彻就地取材的原则,使用钢渣、矿渣等,避免造成环境破坏,实现循环利用。3.2排水固结法上述方式指的是使用多种技术措施,在地基中铺设排水管道,形成排水体,对边界条件进行改善,增加排出孔隙水的途径,通过结构物自身的荷载,使用逐渐加压等方式,排出土体中多余的水分,避免孔隙水固结的现象,减少

7、地基沉降。3.3振冲法振冲法指的是通过碎石桩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桩体通过水力或者机械钻孔之后,填充碎石进行振密,自身具有较高强度,同时,能够起到排水井的作用,加固软土地基,增加抗震水平。3.4强夯法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研制出此种处理方式,具有操作便捷、经济性高和效果显著的特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虽然应用范围较大,但是没有完善的理论研究,在设计的过程中,依靠施工之前的实验数据确定夯击的间隔、能量和次数,缺乏理论规范。4在公路路桥施工中处理软土地基应该注意的问题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勘探方式。在运输、储藏和取样的过程中,避免软土扰动,同时,因为

8、软土自身具有空隙和含水量较大的特征,软土测试不能够对其物理性质进行准确反映。因为公路路桥的地质水平变化较大,分布广泛,实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