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和农村水环境治理

美丽乡村和农村水环境治理

ID:32644210

大小:62.7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14

美丽乡村和农村水环境治理_第1页
美丽乡村和农村水环境治理_第2页
美丽乡村和农村水环境治理_第3页
美丽乡村和农村水环境治理_第4页
美丽乡村和农村水环境治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丽乡村和农村水环境治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美丽乡村和农村水环境治理[摘要]水是农村的重要资源,水环境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农村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地都十分重视农村水环境治理工程的建设,积极构筑水生态、水文化等景观工程,提升农村水环境的质量和品位。本文围绕乡村景观和水环境的关系,结合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提出了农村水环境治理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应避免的错误取向。[关键词]美丽乡村农村景观水环境[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3-0222-02水是生命的发源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人类定居点的选址很大程度上

2、考虑了水的因素,欧洲的塞纳河,非洲的尼罗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一座又一座城市,我国的长江、黄河流域内的大小聚落、城镇的形成与发展无不与水紧密相连。有水之地是生物向往之地,人类择水之而居,逐渐形成了街道、形成了村镇、形成了城市。水体、水域、水系等组成的水环境是地球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乡村景观外貌、塑造乡土风情的重要因子一、水环境对乡村景观的作用乡村水环境大致包括溪流、堰潭、泉眼等自然要素和库塘、堤围、码头、桥梁、航道等人为要素及其包含的水体,水环境是人们生活、生产和居住的必要水文条件,是乡村空间结构形态和民居建筑样式的重要依托,是形成人文气息、景观风貌的主要因素。1•水环境

3、是乡村景观的主要内容乡村景观是由农村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化和开放性空间等物质实体构成的空间整体视觉形象以及民俗文化、生活方式的感觉形象组成。在形象感知过程中,水环境与乡村聚落、人的生产生活活动息息相关。水是乡村景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即使千百年来的乡村景观人为改造或自然演化,水环境和大地、动植物、民居建筑一样是基本的作用对象。2.水环境是乡村景观的重要依托依山傍水,择水而居,是人的理想生活环境,人们一般是选择有水的地方作为定居点,然后建立村镇,陆续有了居住、生产、生活等物质条件,包括为改善物质条件形成的乡村景观。景观的形成过程是人们对水环境利用和适应过程,即以水系划定空间布局、设置街坊

4、巷里、构建民居样式。即使我国北方缺水少雨的山西平遥、河北暖泉也是因为有一眼井泉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古镇。2.水环境是乡土风情的文化载体水环境是乡村空间布局的决定因素,民居因水而立,街巷因水而成,突出了水系的流动性和延续性,孕育了独特的乡村水文化物质景观。人们择水而居,饮用、洗涤、农田灌溉的利用过程,体现了乡土文化的非物质景观。有些水环境负有宗教、娱乐功能,为人们提供休憩、游览场地,是一幅独特的乡村图画,给人以开阔、平静、享受的高雅自然的文化意境。4•水环境是乡村景观生态化发展的必备条件水,以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形态变化、循环。由于水的变化、循环,需要传导、吸收和释放能量,使得孤立、破碎化的乡村景观之

5、间可以进行能量交换,包含人在内的物种可以在各景观之中流通、流动,自然、人文生态过程可以保持自由运营,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得以维持与展。5.水环境是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乡村景观是生物过程、非生物过程以及人文过程的载体,这些过程得以存在和延续,需要建立在一个健康的、不断再生的景观环境基础之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平衡、雨洪水利用和调节、营造局部小气候、有机物重新分布、有害物质降解、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水功能作用力,促使乡村景观环境不断自我更新、自我修复,水环境是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的生态支持系统。二、乡村景观建设中几种水环境治理误区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人口密度小、工业化程度低、环境容量富余的格

6、局被打破,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为满足精神享受,农村引进了一些不和谐理念用于景观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农村水环境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1•借机侵占水域用地来修路、造地和盖房这几乎是近年来乡村环境整治的普遍现象。在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束窄河道、填塘占滩、埋管代沟通常是向水域争取土地面积的手段,这类错误的水环境治理方式改变了乡村原有的水系结构,增加水环境安全压力,加速水土流失,原先独特的水景变得平庸无味,溪流、水塘的生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水体自我净化能力和降解减毒能力大大削弱,有些农村占用水域的现象特别严重,甚至已经超越当地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临界点。2.以传统工程水利手段进行水环境治理

7、以单一的水利工程建设为主,满足人们对防洪避险、饮用水安全、汲水灌溉、航道疏浚等水利功能需求,而水体自身的需求却被忽视。为快速泄洪排水将溪流截弯取直、高筑硬化堤岸,沟壑采用两面光、三面光的渠道形式改造,为获得更多的更稳定的水源,大肆修建“傻、粗、散、小”的山塘水库,坪区堤坝表面进行硬化,过度强调堤坝防渗性能阻碍地下水均衡流动。人们控制水而不是尊重水的心态显露无遗,水环境治理方式低级,生态环境和文化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