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小说题目的艺术魅力

浅谈鲁迅小说题目的艺术魅力

ID:32645119

大小:57.8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浅谈鲁迅小说题目的艺术魅力_第1页
浅谈鲁迅小说题目的艺术魅力_第2页
浅谈鲁迅小说题目的艺术魅力_第3页
浅谈鲁迅小说题目的艺术魅力_第4页
浅谈鲁迅小说题目的艺术魅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鲁迅小说题目的艺术魅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鲁迅小说题目的艺术魅力摘要:这些年来,研究分析鲁迅先生作品的评论文章日渐减少,一方面是鲁迅先牛正渐渐从学术研究者的视线中隐去,另一方面是由于对鲁迅先生作品的研究角度很难有新的突破口了。有一种趋势很明显:鲁迅及其作品正渐渐被人淡忘。难道从鲁迅先牛的经典作品中再也发掘不到有价值的东西?其实,只要我们另辟蹊径潜心探究,就不难发现:鲁迅在创作的领域留给后人太多高超绝妙的技巧。木文单从鲁迅小说的题目来谈谈他在创作中带给我们的启示。关键词:鲁迅小说;题目;艺术魅力一、例证鲁迅小说题目的艺术价值为了能证明鲁迅小说题目的艺术价值,我们不妨剖析几个例子:例一:《狂人日记》。这篇小说发表于1

2、918年5月15日,它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它在鲁迅的小说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这篇小说预示着鲁迅先生吹响了向封建社会进军的第一声号角o小说的题目非常简单,由两部分组成:“狂人”和“日记”。两个词同属名词,从词性的角度讲都是介绍说明两个事物。“狂人”意指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病人,“日记”则紧扣小说的行文方式一一日记体。这个题目高度概括了小说的人物特点和行文特色。具有简洁明了、夺人眼球的作用。这个高度凝练的题目为这部划时代的作品增添了艺术魅力。例二:《孔乙己》。小说用人名作题目,简单至极。而小说的主旨却相当深刻,这篇小说揭露了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对读书人的戕害,批判

3、了国民的麻木和冷酷。为了表达这个深刻的主旨,鲁迅先生刻画了“孔乙己”这个典型的人物。“孔乙己”那迂腐可笑的行为以及悲惨的身世让读者在笑过痛过之后终能体味作者的良苦用意。“孔乙己”这个题目最能传达出作者的哀伤之情,悲愤之感。整篇小说始终围绕着题目展开,行文起伏,张弛有度。“孔乙己”既是作晶的主人公,又是倾注了作者一切情感和思想的载体,以此为题可谓一举数得。例三:《阿q正传》。这篇小说写于1921至1922年间,主要反映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畸形面貌。小说的题目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为小人物“阿q”立传。“阿q”是谁?一个畸形社会下的一个畸形的人!鲁迅为这样的小人物立“正传”,

4、而非“外传”“野传”,显然有其深刻的用意。在世人的眼中,只有帝王将军、王侯将相方可入正传。而鲁迅先生却一反禁锢,在他的眼里像“阿q”之流的小人物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决定了这个民族的未来走向。鲁迅用这个题目既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的关切与同情,更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心与忧虑。以上三篇小说都以人物作为小说的题目,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特色:(1)题目紧扣作品的典型人物。鲁迅先生擅长以精炼的笔法生动地刻画笔下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的点点滴滴恰恰具有令人震撼的艺术魅力。直接以人物为题能让读者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这个人物的悲惨身世上,从而加深对黑暗吋代的认识。(2)简单的题目

5、直击深刻的主旨。这几篇小说的主旨都很深刻,而体现作品主旨的人物却很简单单一。鲁迅先生善于以小见大,从卑微中觅得苦痛,足见其手法之高超!⑶题目本身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好奇心。“狂人”是谁?为何而狂?“孔乙己”,多么酸腐的名字!“阿q”,多么的不伦不类!这些扑面而来的疑问是勾起阅读兴趣的最佳添加剂。这几篇小说的题目看似简单,其实是别出心裁,匠心独运。例四:《药》。这篇小说写于1919年4月,五四运动爆发前夕。鲁迅先生写这篇小说的目的是希望能找到治愈中华民族的苦痛的良药。他在苦苦思索,苦苦寻找,却看不到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中国向何处去?”这个问题深深刺痛着这位爱国主义斗士的心。正是在

6、这种背景下,鲁迅先生创作了小说《药》。他将自己的苦闷、彷徨、痛苦和无奈,这诸多复杂的情愫倾注在这篇小说里。小说以华小栓治病需要药为引子,引出了一个令人悲愤而又痛心的事实: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被用来当做治病的药方。人民的愚昧和冷漠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麻木者和革命者最终都走向灭亡,这就是辛亥革命失败的真正原因,这就是中华民族无可救药的根本原因。小说以“药”为题,可谓寓意深刻。从表面看,它直接点明了小说的线索;从深层意义上看,它蕴育着作者对民族未来对国家前途的深深担忧。这个题目让人震撼,催人深思,使人落泪。例五:《故乡》。小说写于1921年初,但却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

7、革命后十年间I口中国农村日趋破败、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的历史。鲁迅先生通过“故乡”的变迁,深刻刻画了这段历史下民生凋敝的惨状。小说始终围绕“故乡”做文章,时而直叙,时而插叙,吋而倒叙,吋而补叙。他变换角度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了故乡的今与昔,有美好的回忆,也有令人揪心的现在,还有充满期许的未来。所以说,“故乡”既是实指,也是一种期盼。作者在小说里既有对故乡破败的苍凉感,也有对中国农村惨状的思考,还有对未来帝憧憬和期待。因此,小说以“故乡”为题恰恰表明了作者的创作意图。这个题目最能切中作品的要害。例六:《祝福》。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