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

浅议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

ID:32646416

大小:56.7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4

浅议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_第1页
浅议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_第2页
浅议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_第3页
浅议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_第4页
浅议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摘要】加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对于繁荣我国的新闻事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核心,坚持用事实说话的职业道德根本,建立新闻界的新闻批评体系和建立惩处和制约机制。【关键词】记者;职业道德;核心;机制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财富崇拜为兴奋点的社会风气,对一些记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凡事以经济效益为上,一心扑在钱眼里。此外,由于采访工作是一项高强度、快节奏的重脑力劳动,让很多人觉得记者是吃青春饭的。因此出现了部分记者只求眼前实际利益,放松了对自己素质和职业道德

2、的严格要求。笔者针对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衡的种种表现,特提出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几点意见。1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衡的种种表现1.1随着我国媒体改革的发展,新闻媒体走向集团化,必将与经济更大程度的挂钩,出现了以金钱为中介的新闻买卖,如新闻广告化或广告新闻化的情况,出卖版面,用一定版面或时间刊播买方指定的报道内容,以达到赚钱的目的。同时打着协办,赞助,专刊的形式,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有的甚至转让刊号,出卖报纸版权,严重违反《报纸管理暂行规定》。1.2记者心安理得地接受被采访对象提供的各种好处,如收受红包、礼品等。一些私欲膨胀、意志薄弱的记者往往

3、在尝到“甜头”之后不能自拔,有仅别人给的全都拿了,而且还得才进尺伸手要。结果陷入泥淖,不仅丢掉了工作,甚至还受到了法律的制裁。1.3出于种种原因,漠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尤其是有些新闻记者受名利驱动,一味追求轰动、刺激、煽情的效果,屡屡在报道中无中生有,夸大其词,造成恶劣的影响。为了追求轰动效应,不顾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在报道中宣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1.4“四色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所谓"四色报道”,即红色的秘密(报道领导人的祕闻趣事)、金色的诱惑(津津乐道大款大腕的奢侈生活方式)、黄色的刺激(大力渲染淫秽内容)、黑色的恐怖(对

4、暴力凶杀的详尽描绘)。2如何加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2.1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任何的私利。俗话说“无欲则刚",记者在复杂的新闻采访中,就要无所畏惧,去伪存真,扶正压邪,惩恶扬善,始终如一地坚持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这是因为,二者是和谐统一的,从根本上就毫无二致。《中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根本宗旨。”它又规定:'‘新闻工作者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对党

5、、对国家负责和对广大群众负责的一致性。”另外,该准则对我国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行为制定了六条标准,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首条,其余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纪守法,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毫无疑问,《中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既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新闻道德观,又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规范,还继承了历史上新闻道德的优良传统,并借鉴了外国新闻职业道德准则中符合新闻规律的内容,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它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行动指南。2.2坚持用事实说话的职业道德根本"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要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6、原则,就必须有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要真正认识到: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而历史从来就要求真实。因此,每当我们新闻记者拿起笔,扛起摄像机,握起话筒,必须首先想到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这是每一名新闻记者的神圣天职。从实践中看,要真正遵守和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记者必须要连闯三关:一是,金钱关,决不能在五光十色的商品和货币面前丧失理智,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二是,权力关,决不能利用工作之便,乱拉关系,谋求私利;三是,人情关,决不能在亲戚、同学、朋友等感情的支配下,写出夸大其辞、掩盖不足的“人情稿”。要过上述三关,除了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7、外,还要求真证伪,以无愧于记者的“良知”一一职业道德。2.3建立新闻界的新闻批评体系由新闻界的专业人士发起组织独立的新闻批评机构。这个新闻批评机构必须担负起监督媒体的责任来,其任务是受理群众对新闻工作的意见,如关于新闻报道不公正或是有造假新闻或其他毛病等。如果该机构发现被指责的报刊确实有问题,它就把发现的情况公布于众。虽然这对犯有过失的编辑记者或刊物并不是什么判决或处罚,但它却能激起公众对这样的编辑记者或刊物进行谴责。相信这一"公开宣传”的武器会起一种促进作用。当然为了支持新闻批评机构的工作,新闻界也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性的新闻评论杂志,

8、这些新闻评论杂志定期对新闻工作者及整个大众传播工具的状况进行职业性评论,并向大众提供报告。强化监管职能,建立媒体信用等级评价机制。监管就是要发现假新闻,鼓励媒介之间互相举报假新闻。同时,建立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