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学生版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学生版

ID:32656568

大小:222.72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2-14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学生版_第1页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学生版_第2页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学生版_第3页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学生版_第4页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学生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学生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学生版2018西城一模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古诗文默写(共2分)9.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10.《饮酒》中表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原因的诗句是:o(1分)(二)古诗词阅读(共6分)阅读李白的两首送别诗,完成11-13题。闻王吕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G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①[踏歌]唐代广为流

2、行的民间歌舞形式。这种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运用想象遥寄深情,请结合诗句加以说明。(2分)答:12.上面两首诗都有对于声音的描写,请你从“子规啼”和“踏歌声”中,分析诗人不同的心情。(2分)答:13.古诗词中有许多送别诗,请你再写出两句表达送别之情的诗句。(2分),o(写出连续两句)(三)文言文阅读(8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4-16题。【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

3、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薯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穆之。船头坐三人,中蛾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霧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讪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

4、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箸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魏学沖)【乙】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

5、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节选自《文与可。画賞筲谷偃竹。记》苏轼)注:①[文与可]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姓文,名同,字与可。擅氏画竹,冇“墨竹大师”之称。②[賞筲(ydndang)谷偃竹]文与可画的一幅画卷,以竹子为题材,后来送给了苏轼。箕筲谷,地名。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

6、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若听茶声然B.能以径寸之木C.执笔熟视D.各具情态了不能然也以追其所见而操之不熟者■而节叶具焉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细若蚊足,钩画了了。翻译:(2)与可之教予如此。翻译:10.艺术是相通的,从【乙】文看,你觉得艺术作品之所以获得【甲】文中提到的“技亦灵怪矣哉”的成就,一方面需要①;一方面需要②。(2分)2018延庆一模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古诗文默写(共3分)4.(1)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颖《黄鹤楼》)(1分)⑵,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

7、)⑶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描绘了中国未來发展的宏伟蓝图,让亿万中国人欢欣鼓舞,请用一两句古诗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诗句为“”。(1分)(二)阅读《渔家傲》,回答问题(共6分)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5.婉约派词宗李清照所写《渔家傲》,描写的是梦屮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这样的景象显示出作者性情中的一而。(1分)6.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句诗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8、2分)答:7.下面是三幅“九万里风鹏正举”的书法作品,请选出你认为最符合本诗词意境的一幅,结合书体特点简要写出选择理由。(3分)答:(三)阅读《活板》和《梦溪笔谈》(选段),回答问题。(共7分)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舁,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