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报告系列总01综述

超限报告系列总01综述

ID:32659168

大小:59.9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超限报告系列总01综述_第1页
超限报告系列总01综述_第2页
超限报告系列总01综述_第3页
超限报告系列总01综述_第4页
超限报告系列总01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限报告系列总01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超限报告中的几点问题01—综述因为咨询工作的原因,翻看/校核过不少的超限报告。有些报告写得不错,但也有不少报告,写得比较粗糙,甚至有些基本的概念尚未搞清楚。说到超限报告,很多人会想到大震动力弹塑性,觉得这是高大上的东西。但其实,大震动力弹塑性只是超限报告中的一小部分,这一部分的结果离散性比较大,超限专家对它的关注度并不是很高。而且,由于软件本身或者参数取值的原因(当然,这与使用者也有很大关系)动力弹塑性分析时常会得到一些看起来似是而非的结果。综合来说,我的观点是,如果在动力弹塑性分析上纠结了太多时间,而忽视了小震、中震以及专项分析,这是不值当的,也是本末倒置的行为。言归正传,我们想想

2、,超限报告到底是要做什么?要报告什么?超限报告,分析的对象是“不正常(超越规范规定)”的结构,分析的方法是“体检,逐一检查各项指标”,然后给出诊断结论。没错,我们和医生做的工作差不多。在体检诊断的时候,我们既要考虑“共性问题”,也要考虑“个体差异”,更要考虑各指标之间的关系。什么是好的报告?好的报告就是不仅有完善的体检,还有详细严谨的诊断过程及诊断结论。相反,如果只是把一些体检单拼凑起来,很少甚至没有分析和诊断,那就不能算是一份好的报告。具体来说,小震及风工况分析这部分,主要做什么?如果按性能目标,是要验证受弯、受剪的弹性。但从构件层面来说,这些基本是天然满足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

3、在报告中论证这部分内容。这部分的主要关注点是结构整体性,比如对结构规则性、稳定性、软弱层、薄弱层等的判断。构件层面,可能需要关注的是,水平荷载作用下竖向构件的拉力,尤其是核心筒墙体受拉,尽量保证拉力作用下墙体不开裂。(PS,有专家说,如果墙体开裂较多,则构件己处于非弹性状态,失去了弹性假定的基础,弹性分析就变成空中楼阁。)小震弹性时程分析,这一部分和小震及风工况分析一样,都属于弹性分析,应该放在弹性分析结论之前。有的报告将其放在弹性分析结论之后,个人觉得,逻辑上不妥。弹性时程分析,关键点是选波,如果地震波选得比较合适,后面的工作都很容易。对一般的结构,尽量保证地震波反应谱与规范谱在结

4、构主频点接近(规范规定相差不超20%)。从理论上来说,所选地震波的特征周期应与场地特征周期接近或一致,能做到最后,但如果选波确实有困难,差得大一些也没关系。时程分析,是用三条波取包络好,还是七条波取平均好?没有定论,离散性都比较大,但根据经验,七条波取平均,往往会小于三条波取包络。中震及大震分析,主要就是验证性能目标。不同部位,不同构件的性能目标会有所不同,但也无非受弯弹性/不屈服/部分屈服,受剪弹性/不屈服,满足受剪截面限制条件等。这里说的受弯受剪,都是要用承载力和结构内力去比较,然后判断是弹性还是不屈服,是承载力比的概念。我看到的某些报告,竟然有用剪压比的验算结果来判断受剪弹性和

5、不屈服!!这就是概念不清。验证的办法也很简单,有些报告把中震弹性/不屈服的计算配筋摘录出来,和小震/风配筋相比,如果前者较小,说明按照后者配筋,前者的性能目标就可以满足;如果局部配筋,前者大于后者,按包络值进行配筋,也可以满足前者的性能目标,理论上来说,这种做法没问题。当然,也有不少报告,采用自编的Excel表格进行抗剪验算,计算剪承比;采用自编程序或软件自带插件对竖向构件的压弯/拉弯进行PMM验算。个人推荐后面这种方法,原因有两个:1)正常情况下,结构软件计算没有问题,但有时,对某些构件(比如异型截面、型钢混凝土构件或者是常规构件建模不当),计算结果可能比较离奇;我们采用别的方式对

6、构件进行验算(doublecheck),往往可以发现问题,甚至在提取内力的时候,也可以发现异常。2)写超限报告,本身就具有“秀肌肉”的成分,相对来说,后面这种方法更“彰显实力”,而对比配筋的方式,明显就要Low—些。话说回来,超限报告预留的时间往往都很紧凑,我们时常要在“效率”与“效益”之间取一个平衡,那我推荐对关键构件采用后面这种验证方法,比如转换构件。楼板应力分析,是超限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对含加强层的结构,楼板大开洞的楼层、X型、Y型以及十字型平面形成的弱连接部位等,楼板应力分析必不可少。我们知道,在结构分析中,楼板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传递竖向荷载,另一个是传递水平力

7、。传递竖向荷载,楼板表现为恒活组合工况下的受弯验算,这属于常规验算,无论采用YJK还是PKPM,问题都不大。楼板应力分析的关键点是分析楼板传递水平力的性能。在水平力作用下,楼板主要受拉或受剪,在全截面的拉应力或剪应力作用下,楼板可能出现通缝,这对水平力的传递影响较大,所以需要重点关注。全截面应力和弯曲应力不同,在应力层面,应有中心轴处的应力决定,在内力层面,由轴力决定。相对来说,面外弯曲应力形成的楼板裂缝属于表面裂缝,对水平力的传递影响不是很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