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前测题答题参考

《课程与教学论》前测题答题参考

ID:32662444

大小:63.4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4

《课程与教学论》前测题答题参考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前测题答题参考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前测题答题参考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前测题答题参考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前测题答题参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论》前测题答题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与教学论》前测题1.制定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1)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2)制定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是:1、内容的有效性和重要性2、与社会现实的一致性3、广度与深度的平衡4、使用广泛的学习口标5、考虑学习的可能性和适应性6、适应学生的需要和兴趣2.举例说明选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答:(1)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式。教学手段是指运用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物质条件,可以是视听,也口J以是实践活动,现在以多媒体居多。(2)教师选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学校的物质条件。(3)例如:讲解基本概念和理论如物质的量,主要采用讲述法;引入摩尔质量的概念,可以在讲述法的基础上采用类比物理中速率的类比法;讲解元索化合物知识很多可以釆用实验教学(实验法),述可让学生根据反应原理和实验现彖进行讨论(讨论法);

3、讲解《环境保护》和工业相关知识可用多媒体放映相关的图片和录像(演示法);讲解有机反应历程和原电池可用动画模拟微观物质变化等(演示法)。3.简述中学化学课程学习特点。答:化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获取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学化学课程学习有以下特点:(1)冇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它是以化学教材为媒介,以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化学教学目的耍求为目标的学习。学习的基本进程是由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所规定,具体的进度由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掌握,不能由学生自由决定。I大I此有着较快的速度和较高的效率。(

4、2)学生的化学学习右明显的受控性。除了学习内容和进度受国家教育行政机构控制夕卜,学生化学学习的过程也受教师教学的程序和方法的制约。(3)中学化学学习的内容,主耍是前人经验的总结,间接的知识,而且其中最主要的是化学基础和基本技能。1.简述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心理特点。答:(1)高屮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高度发展。他们能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自我反省和监控,以提高思维的效率和品质。同时高中学生的思维更具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2)高小生的辨证思维也发展迅速,渐渐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但就高屮学生的整体来说,辨证思维的发展也述没有

5、完全成熟,因而高中学生看问题时的偏激倾向等在所难免。高中生在良好的教育下,具有了运用理论进行假设的思维能力,也就有了较强的思维预见性和内在性。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高中二年级是抽象逻辑思维趋于发展成熟的时期。(3)高屮生的词汇量继续增大,并且对词汇量的理解更接近它的本质特征和属性。他们己摆脱了对词汇掌握的零散、片断的状态,日益构成有系统的完整的概念体系。这一切都为他们学习更为抽象的科学知识奠定了心理基础。(4)咼屮生的情绪发展冇如卜特点:1、延续性。咼屮学生的情绪暴发的时间延长,稳定性捉咼。2、丰富性。高中生正处在多梦的年龄阶段,几乎人类所具有的情绪

6、种类都可能在高中生身上体现出来,并口各类情绪的强度不一,有层次的不同。如哀伤,有遗憾、失望、难过、悲伤、哀痛、绝望之分。另外,情绪体验在内容上,也表现的千头万绪、丰富多彩。3、特杲性。高中生的情绪体验有个人的独特的“光环”,有个性的差异、口我感知的差异。2.举例说明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答:第一类化学教学方法:(1)讲授法:适用于“物质的量”、“摩尔”等基本概念教学。(2)谈话法和讨论法:例如浓硫酸和碳的反应产物的成分判断,可让学生讨论冇哪些方法,哪些方法是不对的,哪些是有缺陷的,哪些方法是合理的。(1)演示法:展示元素周期表、合成氨

7、工厂的挂图、硫酸工业的模拟装置等。(2)实验法:物质的性质,如氯气和氢气混合气休在强光条件下爆炸;钠单质与水反应探讨等。(5)练习法:化学计算等。(6)读书指导法:课后阅读资料,如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等。第二类化学教学法:(1)发现法:如钠单质与硫酸铜溶液的实验探究等。(2)局部探求法和引导发现法:元索周期律的教学,从前18号元索的核外电子排布找规律。(3)“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如多步讨论计算、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等。(4)单元结构教学法:律后元索的教学,如氧族元索的教学等。1.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各有什么特点?答:(-)接受学习1

8、、接受学习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來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2、接受学习有以下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