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第11课《台阶》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第11课《台阶》同步练习(解析版)

ID:32668140

大小:68.6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14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第11课《台阶》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第11课《台阶》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第11课《台阶》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第11课《台阶》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第11课《台阶》同步练习(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第11课《台阶》同步练习(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1.台阶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A.凹冰

2、Go)烦燥(zao)B.尴尬(gdnga)阴凉(yin)•••••C.卵石(luan)揩i把(kdi)D.砌缝(qi)舀米(yao)••••【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改为:凹冰

3、(dang)。烦躁。2.指出下列句子中没有用比喻的一句()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D.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的

4、辨析能力。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來代替抽彖、难理解的事物。即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明的事物。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喻词和喻体。B项是“我”的猜测,不是比喻句。3.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A.肩膀摩破宽敞涎水B.缘故泥浆疲倦瞬间C.糟糕仿佛叮嘱烦躁D.倔强露珠醒悟胯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改为:磨破。4.李铭同学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成绩一直不好。请你以朋友的身份,按下面的要求各写一句话,帮助李铭提高认识。(1)激励语气:(2)规劝语气:⑶批评语气:【答案】(1)

5、.相信你一定能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2).在学习方法上,你要格外注意啦!(3).怎么总是不讲究学习方法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注意结合语境,语言得体。作答本题,首先是整体阅读,了解文段的主要内容,然后要结合语境冋答。首先要明确李铭存在的问题“学习方法不当",然后作为朋友,针对他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分别表达出符合“激励、规劝、批评”语气的句子即可。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口语表达是否合理的辨析能力。口语表达是语文的常考题型,与人交流语言要委婉,礼貌用语体现一个人的素养和身份,而且有

6、利于相互交流,所以在交往时,说话要有礼貌,要得体。现代文阅读教书比天大王澄生近日读到一篇题为“教书比天大”的博文,讲的是在耶鲁大学,即使连续遭受几场规模惊人的特大风雪,学校出于安全考虑,请教授们相机行事,教授们却依然坚持给学生开课。耶鲁建校300多年,从未发生过教授因气候恶劣而随意停课甚至调课的现象,否则,会被同事们看作“unprofessional"(不专业、不敬业)——这在耶鲁是一句很重的批评用语。写这篇博文的耶鲁大学高级讲师苏炜先生说:“重视课堂教学,对教书有一种几近宗教式的崇敬,这是我在耶鲁

7、任教十几年来所深深感受到的耶鲁精神之一。”苏炜在文中还叙述了另一件事:某年京城某顶尖大学国学院成立,邀请耶鲁大学著名史学家史景迁,被婉拒,遂将接待规格大幅度提高,并委托苏炜带一纸高规格的邀请函为之说项。史景迁看完信就笑了,说:“谢谢他们的诚意和超常待遇。”却向苏炜正色道:"你在耶鲁教了这么多年书,难道不知道学期中间任课教师绝对不可以丢下学生去参与任何课程以外的活动吗?”结果苏炜被闹了个大红脸,很不好意思。苏炜回忆道:“耶鲁校长”这一崇高位置,多年前校董事会曾一致推举史景迁出任,史却拒不接受。他说:“

8、我适合教书、做学术研究,不适合做行政管理。”今天,成就卓著的史景迂已从教授岗位上退休。在职期间,除了"教授”,他只兼任过“历史系和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这一与学术有关的职衔。感想之一:在耶鲁,无论客观因素(如气候恶劣)还是主观因素(如教授事务),都无法撼动一张小小的课程表。这在有着30年从教经历的我看来,几乎是一则不折不扣的教育神话。看看国内的大中小学,课程、课务的安排可以机动灵活得如同当年的游击战一般。中小学生可以被随意停下课来充任欢迎外宾到访或领导视察的鲜花队、鼓乐队成员;大学生可以停课充当领导的舞

9、伴、明星的保镖;学校教师可以随意抽调,教师中有个一官半职或一技之长的常年在外“出差”“走穴”,课务由他人轮流代上。记得一位在基础教育界出尽风头的某“教改专家”的“教改事迹”中,有一条便是他每学期有两个多月时间在外“传经送宝”,他所带的班级亦无人代课,可最终考试却依然稳居前列。原因是这位教改专家在接班之初就为学生训练好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学方法,这使得他“在与不在一个样”——学生如同调试好了的机器,可以毫无偏差地在预先设定好的程序下运行——这是我亲耳聆听到的经验介绍。今天再想想,更觉出一种荒唐:难道耶鲁

10、的那些站在国际学术界最顶端的专家教授,就不会事先也对学生们来一个“程序设定”,免得要在漫天风雪中想方设法赶到学校上课?如果一个学期真的有两个月时间学生连老师的面都见不着,整天就在那儿看书,作业只是对对答案,那他们是在接受一种真正的教育吗?感想之二:校董事会曾一致推举某人出任大学校长而遭拒,这在我所在的环境亦近乎天方夜谭。国内拒绝接受行政职务而以科研为乐的事我也听说过,可那已经是民国时候的事了——主人公叫李方桂。1940年,当时的中央研究院拟设立一个民族研究所,并欲请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